1935年3月底,红军主力南渡乌江,然后进军云南,再从金沙江北渡入川。金沙江地势险要,穿行在川滇黔边界的深山峡谷,江面宽阔,水流湍急。1935年5月3日,3万红军在皎平渡仅靠7只小船,在当地37名船工7天7夜不眠不休的帮助下,勇渡金沙江,摆脱了围追堵截。
皎平渡位于距离昆明市区200多公里的金沙江渡口,吴宏远去那里收集文物的时候,目睹金沙江一侧有排一人高的山洞。当地人介绍,这些低矮的山洞没水没电,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当时毛泽东、周恩来、刘伯承都住在这里指挥红军渡江。吴宏远提供了一张黑白照片,当年的3位老船工和红军老战士相聚,4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咧嘴欢笑,露出有豁口的牙齿。
2015年7月,记者曾参与了一个“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在皎平渡看到一块纪念碑,上书“共和国不会忘记,帮助中国工农红军渡江的三十七名船工”,碑上整齐地刻着37个人名。巧合的是,一位貌不惊人、戴着鸭舌帽的老人蹲在一旁吸烟,他的父亲周启龙,名字就刻在石碑上。
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名叫周庭荣,是当年的船工周启龙的次子。此前他一直以为父亲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直到记者登门采访父亲时,他才第一次听父亲说起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当年没建大桥,水势比现在大多了,37个船工分成两班人歇船不歇,划了7天7夜才把红军送过江。船工每人每天可以领3块大洋,有的年轻人把大洋留给家人,就跟着红军入伍了。”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