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是 贫困县,也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月亮村第一书记岳鑫认为,尽管月亮村按计划2017年将整村脱贫,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退出脱贫攻坚战场,还要构建脱贫长效机制,要以产业为抓手,因地制宜抓项目打基础,构建利益分配机制,既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又确保贫困户稳步增收。
记者:战斗在第一线,你对宣汉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的主体责任有何看法?
岳鑫:宣汉县划定了东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四大片区”,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源,整体加快脱贫步伐;在县、乡、村三级建立完善脱贫攻坚工作小组,推行“县委常委担任贫困乡镇第一书记”制度;县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地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5+1帮扶力量”任务和责任清单;每月召开片区现场会,逐村检验扶贫成效,现场交流经验做法……
记者:如何看待省党代会提出的“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
岳鑫: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综合性很强。我们不能仅满足于修了多少路,多少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更应该注重脱贫后稳得住、不返贫。月亮村属边远山区,地理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贫困户脱贫后仍然有可能再次返贫。所以我们更要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通过产业的培育,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同时通过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帮助贫困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家庭有稳定的收入。
记者:帮扶工作中,长效脱贫机制如何构建?
岳鑫:产业就是抓手。首先是因地制宜发展项目打基础,改善村容村貌。结合月亮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制定了全村人畜饮水项目、危房和土坯房改造、公路建设、百合中药材种植、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五大攻坚行动”。同时依托“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百合中药材产业,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市场销售”方式,按“11134”比例进行利益分配,既确保集体经济收入,又保证贫困户稳步增收。
主战场的新思维
凉山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移民局局长王永贵:
有信心确保今年13.47万人脱贫
□本报记者 何勤华
凉山州是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今年拟退出的贫困村为500个,贫困人口13.47万人,任务重,难度大。近日,凉山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移民局局长王永贵对本报记者表示,凉山州有信心确保有质量地完成脱贫任务,真正实现脱贫群众脱贫地区的“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
记者:在去年完成454个贫困村退出、11.35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基础上,凉山州如何做好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
王永贵:凉山州是四川乃至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致贫原因最复杂、脱贫任务最繁重的地区之一。为了统筹协调好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凉山州不久前召开了回头看回头帮会议,提出要将“回头看、回头帮”工作与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项目”,要进村入户开展核查甄别并建立台账,重点核查已脱贫户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超六有”、已退出贫困村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低七有”,确保“回头帮”对象与年度脱贫对象同步同标准达标。
记者:你如何理解“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