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终于到了大结局。
其实,到了40集确实有弃剧的想法,因为实在没有cp磕感觉没有了期待,整天都是满嘴的道理跑火车。
但是这部剧,看到50多集再回过头去看剧中人物的儿时,少时,中年时,暮年时,反而感觉中国缺少这样令人茅塞顿开又贴近历史时间线的古装剧。
观众想要看圆满,但是人生总没有圆满,都是缺憾修修补补的一生,这也是从古至今每个人的生活写照。
活在别人眼中的人生都是看似圆满,却各有其难处。
帝王之家,先有天下而后才有家,生活在天下人眼里,规矩一生也不能有追求和自由,是憾;
皇帝尊贵,但却要日日与大臣周旋,家事即国事,即便能够做主也要计较丝毫,膝下无子,失子之痛,是憾;
将相之女,文武双全,却为女儿身不能报家国之志,围困禁中,嫁给了喜爱之人,却也要忍气吞声自持身份做一位菩萨,一生孤寂无子无女,是憾;
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尊荣于一身,却也要屈服于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赴婚,过去喜爱之人不能够,现在喜爱之人更不能够,悲凉短短一生,是憾;
他们的仰慕之人皆是神仙人物,虽能常见陪伴,但无权无贵无能与其厮守,只能远远地看默默的伴,也是憾。
观众想看圆满,大多是因为我们想弥补生活中的不圆满,但是冗长又常不得志,平淡又乏味的生活,才是大多数人的生活。
其实我认为作为“清平乐”走向“仁”、“放下执念”,这样的结局我算是尊重的,虽然我更喜欢原著的立意、角度和结局。
理智讲,文艺创作是应该尊重不同空间的, 的遗憾、无奈、失望就是占用了这个好的IP,毁了书粉们的初心与执念,更可能代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孤城闭的空间也被垄断了。
甚至,我都十分包容地认为,徽柔几次刚烈又凄婉的对峙司马光……编剧团队应该也是懂原著核心的,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窥探历史内涵。
说到底,想营造一个仁君克己的时代,最大的bug就是放了怀吉,却认为公主不是百姓命,劝解徽柔走不了。
我能想到的圆场就是徽柔作为帝王家族的“职责”,而这种职责其实我觉得挺可笑的(可能我是现代人吧),说到底就是李家无能,荣楣最好方式也就是仁宗在位时包装的嫁妆和女儿,以抬家族、以保血源亲脉,甚至相信只有李家才能保公主,而不是成为百姓且残缺的怀吉,虽然可以说公主享尽皇家荣华富贵,也是需要靠义务来偿还的。
但是于我而言,这些封建镣铐才是对人性最大的禁锢。
没有人能选择出身,如果用出身直接宣判义务,这或许就是封建阶级的层层牢笼吧。
这部剧打开了一扇扇仁义劝解的大门,最后发现自己其实全然都在最大的孤城里。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