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是前提。青川县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积极创新,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加大整治力度,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以环境提升来带动县域经济,把对县域环境治理的投入作为一种投资,使环境保护成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实现了综合效益。
发展生态产业是支撑。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承载力之内的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青川以生态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把生态优势作为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着力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努力构建“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负增长”的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制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力争实现生态和经济融合、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
培育生态文化是核心。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和理论支撑,生态建设是生态文化的实现目标和表现形式。青川始终把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将生态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社会风气、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广泛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创新体制机制是动力。从广大群众最向往的产业发展、最关心的生态环境、最需要的资源培育问题入手,积极发动群众,思想上形成共识,行动上全民参与,成效上实现共享,形成强大的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推进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功能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新青川。
保障改善民生是目的。青川始终把维护、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建立十大救助制度,全面推进14个特困村建设,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把青川当作一个全域景区来规划,城乡统筹来设计,把每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打造,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园林小品来提升改造,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城乡一体有机链接。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