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继位前后
那么书归正传,雍正皇帝到底有没有篡改诏书呢?答案肯定是没有!不过李夫子毕竟是写历史的,要有根据,不能随便意淫!敢这么说那原因必须得给各位小伙伴掰扯明白。首先这第一点,估计很多人也都知道。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颁布诏书也多用满汉,或者蒙、满、汉多种语言写成,就算你雍正改得了汉字的笔画,那少数民族满文、蒙文又该怎么改呢?这明显说不通嘛!不过最关键的还不在这,是雍正改诏书,单从逻辑上来讲就不成立,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诏书让他改。
这话还得从雍正的老爹康熙说起,康熙皇帝死的时候虽然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但之前他老人家的身体一直非常好,甚至去世前还跑到外面去打猎呢,而他也正是在狩猎途中突发疾病,回到海淀畅春园休息时才突然驾崩。因此不难看出,康熙皇帝去世纯属意外,这种情况下,作为在位61年,把自己的儿子们都熬成了中老年,却还想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康熙皇帝来说,有没有提前拟好遗诏,随时做好传位的准备就很难讲了。而任何史料典籍也都没有提到他已有遗诏。况且,清代《大义觉迷录》中曾记载,康熙皇帝临终时只是将遗言告诉了当时身边负责禁卫的隆科多,由隆科多传口谕,让四皇子胤禛继位做皇上。而从另一本清代史籍《上谕内阁》中的记载来看,康熙去世三天后,四皇子胤禛才正式公布了康熙遗诏,但也只宣读了满文本,因此现在很多研究这一段历史的学者都更愿意相信康熙驾崩时只留下了几句口语,那份能让雍正提前篡改的汉文诏书,在当时还连个影都没有呢。
雍正继位缺乏法理依据
到这估计有小伙伴会问了,既然都说雍正不可能篡改诏书上位了,那这回总能说人家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了吧?实际上也不好说!因为在没搞清楚雍正皇帝宣读的遗诏是真是假之前,很难保证四皇子胤禛就是真命天子。这就不得不好好说说整个事件的灵魂人物——隆科多!隆科多是康熙朝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家世显赫,不仅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也是康熙晚年各位皇子之间扑朔迷离的皇位大战中的关键角色。康熙皇帝在弥留之际,除了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叫到病榻前,朝中大臣里唯独招见了隆科多,从这也能看出隆科多的江湖地位非比寻常。
刚刚咱们说过康熙死后在没有遗诏的情况下,正是凭借隆科多转述先帝的一道口谕,让雍正最终顺利继承了大统!那么问题来了,谁又能知道隆科多传的口语是不是真的呢?虽然在《大义觉迷录》一书里曾详细记载了康熙口谕的内容:“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成大同,著继朕即皇帝位。”都说想要学历史,不看野史看正史,这本书是正史不假,里面这段话也说的有鼻子有眼,但遗憾的是此书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雍正皇帝自己,不仅如此,这隆科多跟雍正皇帝的关系也非同一般,雍正虽然是德妃的孩子,但是很小就被送到孝懿仁皇后那儿去抚养,由于皇后本人膝下无子,隆科多对雍正的偏爱给厚望也就不言自明了,如此看来,这道口谕的虚虚实实,想必大家心里可能也都有数了。
康熙帝对立储一事非常纠结
虽然隆科多传的康熙口谕未必是真的,但也不能说雍正是抢了别人的位子篡位当的皇帝,为什么呢?因为直到康熙他老人家去世,可能都还没有想好要把皇位传给谁,各位小伙伴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康熙那可是千古一帝,“立储君”这么重大的事情没想好,怎么可能?您别说,还真有这种可能!我们来看看康熙在位最后20年间发生的事情,因为政治问题,他对当时的太子胤礽先立后废、再立再废,足足折腾了两个回合。太子都能废废立立,小说里轻易都不敢这么写,没成想康熙皇帝却实实在在这么干了,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这事儿也是空前绝后的。可以说在太子胤礽之后,康熙直到临终都没有再立太子,很有可能是因为之前留下的心理阴影太大了!在后来的立储一事上过于谨慎,最终落下了选择困难症的毛病。
而当时希望最大的四皇子和十四皇子,康熙曾派他们一个代表自己去天坛祭天,一个手握重兵去平定西北。“国家大事,在祀与戎”,说明在康熙心里,这两个儿子平分秋色,很难说他更中意谁,因此那些说四皇子夺了十四皇子的皇位,或者康熙本来就没打算把皇位交给十四王子,所以才把他弄到西北那么远的地方等等这些猜测,实际上都不能概括康熙当时拧成麻花的纠结情感,而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病榻旁的隆科多权衡了各种利弊之后,替先帝做了一个看似正确的抉择,也算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不管真相如何,雍正无愧于合格的皇帝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康熙心里究竟想把皇位传给谁,也不管隆科多传的口谕是真是假,至少从现有的史料来看,雍正继位的确是缺少了皇权宗法社会中必须的法理依据,说白了也就是白纸黑字的实锤。而这或许才是引发很多人猜疑他皇位继承合法性的根本原因,而无论这一千古疑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雍正皇帝在位的13年来,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成就并延续了百年不衰的康乾盛世,单从这方面看,他无愧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试想一下,如果当成时换做十四皇子登基做了皇帝,历史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