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飞,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医院甲乳科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网络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外科常见病及乳腺癌手术治疗、术后综合治疗有一定造诣。
擅长中医证治疗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结节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癌术后调理、甲状腺结节等疑难甲乳疾病。
本文由云太医郭宇飞工作室(yty8401)搜集整理。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又称作乳腺导管扩张症,是发生在非哺乳期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乳房良性疾病,易患人群为育龄期女性,临床常见发病年龄为20——40岁,约占乳腺良性病变的5%。
云太医郭宇飞主任(yty8401)从事乳腺外科临床及外科教学工作三十年余,在乳腺疾病治疗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他表示,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尚不明确,病程长,现代医学常使用外科手术疗法和抗生素、激素和抗结核等药物治疗,虽可改善病情,但手术治疗会损害乳房形态,药物治疗则会产生一定不良反应,给患者身心造成伤害。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中医“粉刺性乳痈”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脏腑经络不通,治法包括疏肝清热、健脾和胃、通络止痛等,均可认为是“通法”的综合应用。云太医郭宇飞主任通过临床实践,认识到中药在防治该病各期都有特殊优势,可以达到清热解毒、预防复发的效果。
从整体出发,利用中药内服和外敷等方法,对该病加以处理,其治愈率达到了 80% 左右,且在缓解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疗效。
云太医郭宇飞主任(yty8401)主张浆细胞性乳腺炎可分为四个进程:乳腺导管扩张初期(溢液期),沿着乳腺导管蔓延至乳房大部,发为坚硬之乳房包块(肿块期),后热盛肉腐化脓(脓肿期),甚至脓肿破溃后在乳房表面形成瘘管(瘘管 期)。
“气血凝滞是重要发病因素,气滞不通,血行不畅,瘀阻乳房经络引起乳汁的化生和输布障碍,致使乳痈发生。”云太医郭宇飞主任强调,该病与肝、脾关系密切,肝郁气滞,肝郁化火,形成乳腺肿物或发为乳腺脓肿;治应以疏肝理气、燥痰化湿为主。
以下分享一则由云太医郭宇飞工作室(yty8401)整理的【浆细胞乳腺炎中医调理】医案:
任女士,27岁。初诊:左乳化脓溃破已2个月。第2胎产后4个月,于2个月前左乳内侧肿胀、疼痛,诊为“急性乳腺炎”,化脓自溃,溃后热渐退,疼痛等症也逐渐消失,但破口始终不愈,乳汁似有若无,全身无力,气短不眠,食欲缺乏,便溏。
检查:慢性病容,形体消瘦,语音低微,二目无神,颜面无华,指甲苍白,左乳内侧可触及肿块,大小约占乳房内侧的3/4,表面不红,皮温不高,质硬;疮口場陷,脓稀色灰,其味腥秽;舌苔薄白,脉沉而细。【辨证】气血两亏,脾虚胃弱。【治法】气血双补,扶脾开胃。【处方】生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当归,连翘,赤芍,白肩豆,山药,陈皮,鸡内金,生谷芽、生稻芽。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20余剂,自觉体力好转,食欲增进,大便变稠,两日一解,量不多;左乳症状稍缓。拟以温化寒湿、补益气血为法。【处方】麻黄,甘草,大熟地黄,炮姜,肉桂,鹿角胶,生黄芪,党参,白芥子,茯苓,白术,当归,赤芍。
三诊:服上方15剂,精神气力均见好转,食欲、二便正常,乳汁已通,量已够喂养婴儿。左乳乳汁较少,其内侧块变硬,疮口已有轻度疼痛感,疮口红活高起,有新生肉芽,瘘管变浅,脓汁黄稠。上方加白芷,洁梗。
四诊:疮口肉芽新鲜,瘘管深1.5cm,脓已少,左乳硬块范围已小并继续变软。继以益气养血,健脾生肌。
【处方】生黄芪,茯苓,白术,甘草,当归,赤芍,太子参,白芥子。
五诊:疮口内芽已平,已有新肉上皮。患者面色红润,全身情况良好,疮而愈合,临床痊愈。
针对乳腺疾病患者,云太医郭宇飞工作室(yty8401)建议大家应该保持心情的舒畅以及情绪的稳定,尽量调控好心情,要避免出现长时间犹豫、着急、生气等负面情绪。
同时应该要积极的治疗其他部位的虚劳病变,避免其他部位的虚劳病变诱发粉刺性乳痈。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