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年历歌手的许多成员都信仰共产主义,同情工人运动,反对美国参战,西格就是其中坚定的一位。随着纳粹进攻苏联, 也转为支持参战,年历歌手开始演唱反法西斯歌曲。西格模仿格思里在班卓琴上刻下了“This machine surrounds hate and force it to suttender”(这件乐器将战胜仇恨)。
年历歌手的演唱不同于传统民歌,开辟了民歌演唱的新形式。年历歌手由于FBI策划的舆论阻扰,不断深究他们初期的反战唱片,以致年历歌手在1942年解散。
1942年6月西格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对日作战的塞班岛,在那里负责一所战地医院的宣传工作。这一时期,西格除了又认识了许多来自美国各地的民歌手,还学会了许多当地的土著歌曲,此后他一直留意世界各地的民歌,并有意地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向美国听众介绍世界民歌。
遭遇电台封杀
二战结束后,西格回到纽约。1945年12月20日,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歌手的组织“人民之歌”(People's Songs)在西格家中成立,西格被选为主席,并兼任《人民之声简报》(People's Songs Bulletin)的主编。由于 支持的亨利·华莱士竞选总统失败,让一大批支持他的美国左派歌手备受责难,人民之声也因帮助华莱士竞选而元气大伤,因财务问题而终结。
皮克斯吉尔事件后,不再有人邀请西格参加慈善募捐的演唱会,他的声誉跌入低谷。1949年,西格开始尝试走商业化的道路,他与老友海斯、弗雷德·海勒曼(Fred Hellerman)和荣妮·吉尔伯特(Ronnie Gilbert)组成了一个民歌四重唱组合——纺织工(The Weavers),他们不再演唱时事歌曲,而是回归民歌,形象也不同于年历歌手时期,男士穿上燕尾服,女士穿上晚礼服。他们从前卫村酒吧(Village Vanguard)开始,1950年4月,织布工的第一张专辑出版,其中他们翻唱铅肚皮的《晚安安瑞》(Goodnight Irene)在电台排行榜上13周高居首位,成为1950年 单曲。此后,纺织工又录制了许多民歌改编的歌曲,这些音乐不同于当时商业主流的爱情主题,题材丰富,在当时很受欢迎,许多歌曲对后来的流行音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麦卡锡主义的横行的时期,纺织工由于以前年历歌手的背景,进入电台封杀的黑名单,从1951年开始不能进行演出,也没有公司愿意给他们出专辑,纺织工只能解散。一直到1955年,他们重新回到舞台,在座无虚席的卡内基大厅进行了复出首演。
在被电台封杀之后,西格在全美大学校园展开巡回演出,传播其音乐理念和政治信仰,这被他形容为“我这辈子最重要的工作”。
作品风格
从最初的“纺织工”乐队起,皮特就坚持制作纯正的民谣。这一点反映在他选用的乐器上,即便在日后,民谣被普遍化的阶段里,他依然矢志不渝地使用着原声吉他与班卓琴。确实,要配合他清澈、透亮的声线和时疾时缓、富有张力的演唱风格,复杂远不如简单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创作上,他反对制造权威,主张音乐的魅力在于富有个性色彩的诠释,这种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态度令后世的音乐家敬仰不已。最让人叹服的也许应该是皮特的现场表演,他总爱在歌曲中插入白口,准确地说是与听众的交谈——从街角的艳遇到童年的回忆。这样,演唱者与听众间就不再停留于单向的“施”与“受”的关系。皮特用他顽童般的调皮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常青的记忆。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