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成都高新区2016年报发布 综合排名升至全国第三
时间:2017-02-07 15:03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青青
     原标题:成都高新区2016年报发布 综合排名升至全国第三

     实现产业增加值1436亿元 聚集科技型企业1.27万家。

      2月5日,成都高新区召开工作会并发布2016“年报”,公布2017年工作目标。2016年,成都高新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统揽,瞄准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奋斗目标,全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436.5亿元,每平方公里GDP达11亿元,增长8.5%,总量占四川省的4.4%;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近3880.2亿元,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中升至全国第3位,仅次于中关村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成都高新区2016年报发布 综合排名升至全国第三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过去一年,成都高新区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力度,大力实施“双创大引领”行动,整合产业链资源,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区域内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全年新增各类科技型企业5200家,在孵科技型企业总量达12700余家,各类型企业存量达83371户,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

  成都高新区聚焦以创新驱动为发展,实施“七大行动计划”,瞄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趋势进行超前布局,推动增强成都高新区在高科技领域的产业话语权。全年专利申请总量24833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703件,新增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1项,增幅达137%;新引进投资超100亿元重大项目4个。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5家,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132家,新增新三板企业数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第二。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成都高新区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对内壮大集群,对外招大引强,更好地利用国际创新创业资源驱动经济发展,国际化发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中韩创新创业园建设取得进展。新川创新科技园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开创性地和双流区共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与享有法国“硅谷”之称的索菲亚科技园结为“姊妹园区”。柔性引进了邵斯达克、夏普莱斯、约翰•戈登、毕晓普4个诺贝尔奖人才团队,聚集国家“千人计划”102人、四川省“千人计划”281人,人才总量达26.9万人。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域,成都高新区先行先试,依托多个领域的改革举措,努力提升政策和服务供给能力,增强对全球优质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区域创业创新潜能得到有效释放。”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表示,2017年,成都高新区将乘势而上,奏响打造“万亿级国际创新创业中心”主旋律,构建“一区四园一城一镇”发展模式,突出“一极两区一新城”工作重心,深入实施“七大行动”计划,奋力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当好主支撑。

  产业增加值1436.5亿元  每平方公里GDP超11亿元

  2016年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起始之年,也是成都高新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的开局之年。按照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市委“157”总体思路,围绕成都市委市政府“当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支撑”的重大要求,成都高新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始终把经济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采取系列精准应对措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中升至全国第3位。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苏鹏介绍,2016年,成都高新区以130平方公里的面积实现产业增加值1436.5亿元,增长8.5%;经济密度进一步提升,每平方公里实现GDP达11.0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6.7亿元、增长15.3%;完成进出口总额1711.9亿元、增长19.2%;实现财政总收入376.6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63亿元,同口径增长8%,地方税收收入112.55亿元,同比增长8.1%,基金预算收入62.44亿元,同比增长11.86%;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573亿元,增长27%,占全省48%,位居全国综保区第三。

  市场主体增速刷新纪录。2016年,成都高新区共新登记市场主体36253户,同比增长60.25%;新增注册资本(金)1959.88亿元,同比增长134.47%。其中,新登记各类型企业28650户,同比增长57.45%,注册资本(金)1953.65亿元,同比增长135.01%。成都高新区已有各类型企业83371户(不含省、市工商局登记数),注册资本(金)达6897.86亿元。其中内资企业82308户,注册资本(金)6565.95亿元;外商投资企业1063户,注册资本(金)331.91亿元。个体工商户30746户,资金总额20.81亿元。

  企业改制上市加速。全年成都高新区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5家,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32家,在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区域经济证券化率保持在240%-300%区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狠抓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在做实产业上下功夫,新千亿产业集群培育成效明显。2016年,生物规上工业企业已集聚47家,实现产业增加值增长15.0%。高端装备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家,实现产业增加值增长16.3%。金融产业聚集778家金融机构,营业收入500亿元、增长16.3%。高端软件聚集企业1200余家,销售收入430亿元、增长16.5%。电子商务引进亚马逊、韩国DK等知名电商项目,新增市级创新型电商62家,交易总额突破4000亿元。

成都高新区2017年工作会现场

  科技型企业总量破万  企业总数超8.3万户

  科技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各类科技型企业5200家,同比增长72.75%,占成都市新增科技企业总量的43%。其中,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419家,大学生企业和团队130家;新增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企业71家、上规入库企业208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余家,累计达830家;新增高层次创业人才1223名,其中海归博士255人。截至2016年底,成都高新区的科技型在孵企业总量达12700家,各类型企业存量达83371户(不含省、市工商局登记数),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

  “科技型企业总量破万反映了成都高新区高涨的创新创业热情。”成都高新区创新中心主任缪晓波表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成都高新区率先落实示范区“6+4”政策,推动先行先试政策全面落地,不断深化财政、金融、工商、科技、双创、人才等多个重点领域改革,为创新创业发展带来新动力。

  2016年,成都高新区着力实施“双创大引领”行动,整合产业链资源,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全年新增11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孵化载体62万平方米;新认定公共技术平台11家,累计认定的公共技术平台达67家,其中电子信息类42家、生物医药类25家,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较完善的全产业链公共技术平台。

  深入实施“人才大汇聚”行动。2016年,成都高新区实施了“菁蓉•高新人才计划”,创新设立创智、创客等六大人才招引项目,以建设国际创客天堂为目标,实施推动建设国际人才城、建立高层次人才礼聘制度等举措。截至年底,成都高新区各类人才总量达26.9万人,国家“千人计划”累计达102人,省“千人计划”专家达281人;四川省顶尖团队30个,成都市顶尖团队18个;在成都高新区各科技企业、研究机构中从事研发、生产服务的归国留学人员数超过2000人;柔性引进邵斯达克、夏普莱斯、约翰•戈登及毕晓普4位诺贝尔奖得主前来设立研究机构开展技术项目合作;成功创建全国第4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全国第7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2亿元的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金。

  区域双创活力进一步释放,2016年,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并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重点激励科研院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移权“四权改革”,打通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企业的权益化和权益流通化“两大通道”、激发创新创业内生源动力,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实施“创业天府”高新区引领工程提供政策保障。

  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成都高新区率先全省开展“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电子营业执照试点以及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深化“先照后证”等制度改革,以简政放权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16年,150个原本需要事前审批的事项被改为后置审批,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

  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深化金融服务产业能力。参与四川省信息安全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等13支政策性产业基金,截至2016年底,已正式运营的10支基金累计实施投资项目273个,投资金额高达67.58亿元;“四个一”政策性贷款服务模式在全国推广,累计帮助3500多家(次)科技型企业获得低成本政策性担保贷款173亿元、信用贷款50亿元;在全省首创民营企业国家专项建设基金落地模式,帮助19个项目落实基金49.24亿元;全国首创的标准增信融资列入《国家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并联合人民银行、盈创动力建立信用数据库;形成从天使基金到VC、PE的股权投资基金产业链,累计聚集438家股权投资及其管理机构,注册资本规模超过850亿元,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盈创动力金融服务模式入选四川省十大改革案例,在全省推广。

  全年专利申请总量超2万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6.1件

  专利申请量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推动创新的重要保障。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趋势进行超前布局。2016年,成都高新区专利申请总量2483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087件,同比分别增长28.1%和29.1%,分别占成都市的25.3%和33.2%;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703件,同比增长16.4%,占成都市的37.6%。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6.1件,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成都高新造”已成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力量。

  成都高新区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大批不断创新创造专利的成都高新区企业,切实增强了成都高新区在高科技领域的产业话语权。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1项。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企业累计获得各级专利奖145项,其中2016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累计培育各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139家,其中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5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43家。2016年,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前锋电子、先导药物、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成都高新区科技局局长林涛介绍,继2013年获批成为西部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之后,2014年12月成都高新区又获批设立全国第六个、西部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并于2015年11月19日正式揭牌。2016年,成都高新区以全国第一的高分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复核。

  2016年7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都)在成都高新区启动,该基地是西部首个已启动建设的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搭建起技术标准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创新与孵化平台、技术标准增信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为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构建起知识产权代理、法律、金融、交易等全链条服务体系。特别是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成都高新区创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获批成为对部分知识产权案件具有管辖权的基层法院,近4年累计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99件,结案率达到94.66%,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谁掌握知识产权,谁就牵住了创新的牛鼻子。”林涛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产权竞争已经成为比产品竞争、品牌竞争层次更深、技术水平更高的竞争。成都高新区将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创新应用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支撑、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推动“成都高新制造”向“成都高新智造”、“成都高新创造”转型。

  引进4个过百亿项目  “骏马”等重磅项目投产

  2016年,总投资16亿美元的英特尔“骏马”项目在成都高新区投产;面积约500万平方米的新川科技园区有微芯生物、好医生、远大蜀阳等38个项目迎来开工;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OLED生产基地建成,中电科航空电子产业园、欧珀运营基地等126个项目加快建设;约881万平方米新兴产业园区相继竣工,涉及阳光保险、中光电科技、银泰中心等67个项目。

  重大项目纷纷落地的背后显示了成都高新区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在新常态经济下,新兴产业作为成都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成都高新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突出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千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紧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都高新区开展探索财政“拨改投”模式等系列创新改革助推“成都智造”,通过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国首家推出“无屏电视”的极米科技,商业大数据行业标准COSR制定者数联铭品,中国AR和VR行业的“领头羊”成都理想境界,研制出世界首创3D血管打印机的蓝光英诺……一批高成长本土企业在此聚集,并发展壮大。

  同时,聚焦“产业大智造”,成都高新区还面向全球招大引强,着力培育新千亿产业集群,以此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全年利用外资18.31亿美元、到位内资475.36亿元,引进过100亿元重大项目4个。引进重大项目95个,总投资1385亿元。引进总投资245亿元的京东方二期AMOLED柔性屏生产线,100亿元的四川省信息安全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陆续投放,投资额达12.9亿美元的AMD/中科曙光通用服务器CPU芯片项目有序推进。

  在成都高新区产业布局中,电子信息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升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网络设备、新型元器件4大领域产值增幅达26.2%、12.1%、4.1%、21.6%。英特尔、联想、欧珀、德州仪器等龙头企业产值增速15%以上。

  对外招大引强,对内集群壮大,成都高新区新兴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2016年底,成都高新区全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24亿元。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16%以上;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发布3个50亿政策  力建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2016年收获满满,2017年怎么干?成都高新区2017年工作会定下发展目标,提出未来一年的行动路径。“对我们来说,产业是生命线,创新是原动力,全球化发展谋未来。” 范毅表示,2017年,成都高新区将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汇聚创新创业要素、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奋力建设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成都高新区将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全球产业体系的重要节点。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做大先进制造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是成都高新区的产业布局基点。在此基础上,该区将着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生态系统引进关键材料企业,引导企业开发面向网络通信、数字视听、工业应用等领域的集成电路产品。推动生物产业壮大规模,聚焦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药工程、现代中药、体外诊断、智慧健康等本土优势品种和企业,力争2017年生物产业整体规模超过300亿元,生物产业投资超过40亿元。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升级,围绕成都“大智造”板块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在航空航天设备、无人机、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等领域聚焦发力。

  2017年伊始,成都高新区就抛出了两大创新创业“推进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成都高新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以“大空间、大视野、大集群”理念全面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并分别设立50亿元协同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大企业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领军人才专项资金,支持区域内双创人才、企业和载体进一步壮大发展。

  站位高远的规划蓝图和落地政策,展示出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向全球汇聚创新资源的雄心和目标。“成都高新区将以推进科技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大力培育新的企业创新主体、加大招才育才力度,扩大劳动力、资源、资本要素规模,提升人才、知识、信息倍增效益,以此形成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区。”范毅说。

  去年成功举办的十一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充分见证了成都高新区在国际“朋友圈”中的影响力。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全面深化对欧合作,加快建设“中国-欧洲中心”,聚焦制造业创新升级等领域,打造中欧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持续深化与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姊妹园区合作,推动成立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联盟,举办2017年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圆桌会、第十二届欧洽会、2017年科技型企业欧洲行活动。

  同时,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德国、法国、新加坡、韩国、古巴等合作交流,以中韩创新创业园、中国-欧洲中心、新川创新科技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微软云加速基地、华韩孵化器、SBC孵化器等国际孵化载体,离岸创新创业平台、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等国际服务平台,中韩创新创业大赛等国际交流活动为核心内容,在国际化牵引工程上作好文章。

  “全球化发展是成都高新区参与世界竞争的舞台。” 范毅表示,经济全球化同时伴随深刻的产业结构大调整,成都高新区将始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大对外交流,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面向全球汇聚创新资源,以创新为经济发展新引擎,向改革要动力,打造万亿级国际创新创业中心,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当好主支撑。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IT袋 绿植迷 金宠物 领啦网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