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守护绿水青山 描绘江湾湖畔新画卷
时间:2018-11-23 15:42 来源:武胜县府办 责任编辑:青青
原标题:武胜县守护绿水青山 描绘江湾湖畔新画卷
近年来,武胜以建设“宜人武胜”、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守护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做大做强生态环境品牌,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和绿化彩化行动,建立完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制度、生态屏障建设与保护制度……在近期召开的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武胜提出建设嘉陵江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带,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蓝图,让嘉陵江畔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
一系列举措下,一幅“美丽武胜”的江湾湖畔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从保护到修复 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美景
日前,一场大雨过后,龙女镇镇长侯波带领工作人员来到嘉陵江边,通过步行核查和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分段开展污染源排查、资料整理和草图标注等工作,为绘制“一河一图”、完善“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做准备。
“用双脚丈量每一条河流,目的就是做好境内河道水质监测工作,做到信息准、底数清、情况明。”侯波介绍,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完善了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河道长效保洁机制,坚决杜绝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
嘉陵江龙女段只是嘉陵江(武胜段)117公里的一部分。2017年,武胜全面推行“河长制”。一年后,境内“一江四河七十四溪”总长352公里河道全部有了分段河长,河道环境治理责任落实到人头。
武胜县河长办负责人姜峰介绍,推行河长制以来,该县督促各乡镇完善了流域治理具体举措,对小溪流、山坪塘及黑臭水体进行了疏浚清淤,并采取生态制剂对水体进行治理,修复水生态环境;取缔了长滩寺河、走马河等河道管理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沿河的烈面、沿口、中心等场镇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中转站。
此外,该县还建成嘉陵江入境省控(烈面)断面、出境国控(清平)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站两个,在广安6个区市县中率先成立了环境监管所,实现对PM2.5、PM10等“六项指标”的监测,将环境质量置于有效监控之下。
“我们还强化小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监管,规范排污口设置,加大五排水库、南溪河等跨界河流(库)共治力度。”姜峰介绍,武胜通过人工造林、幸福美丽新村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法,完成东西关电站大坝以下22公里脱水河段的生态修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河流生态。
从理念到成效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诗画田园·乐跑武胜”乡村马拉松、2018·中国环四川(武胜)国际自行车联赛,今年,在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举办的两场体育赛事,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的专业选手参与角逐。
其中,自行车联赛赛道串起了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下坝院子、满具民国风情的朝门院子和体验“红岩”精神的红色文化展览馆,骑手们犹如在多重美景的时空中“穿越”,体验“诗画田园”的美好生活。“这条乡村赛道风景很漂亮,环境很好。”第一次来武胜参赛的哈萨克斯坦骑手苏丹穆拉特·米拉利耶夫说。
让国内外游客交口称赞的不仅仅只是这条赛道上的美景。烟波浩渺的龙女湖、静谥如画的乡村,伫立于青山绿水间,每一处都令人动容。而“美”的背后,正是武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从“大地披绿”到“身边增绿”再到“心中播绿”,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
在工业企业领域,武胜压实监管责任,推行网格化管理,对每户企业落实1名环保工作责任领导和1名工作人员,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并聘请“环保管家”进行环境污染风险排查;在畜牧领域,拉网式排查畜禽养殖和屠宰场,建立整治台账;在污水处理方面,2015年至今,共投入3.5亿元,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站31座,配套管网74.7公里,使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6万吨。
特别是2018年以来,武胜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空前,开展的秸秆焚烧、畜禽养殖、黑臭水体、砂石开采治理等一系列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带来了更多蓝天碧水。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县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达标率87.3%,较去年同期上升8.3%;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较去年同期下降33.5%。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武胜一方面凝心聚力发展产业,不断做强晚熟柑桔、优质蚕桑等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在创品牌上下功夫,创建“休闲江湾城”城市品牌、“诗画田园乡”乡村品牌和“武胜火锅园”“武胜大雅柑”产业品牌。在围绕产业做产品的同时,着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乡愁牌”,谋划“文农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在下一步发展中,我们将用足乡村、古寨、江水等旅游资源,深度挖掘传统农耕、江水生态、古塞军事等文化因素,举办乡村旅游节、音乐节、乡村马拉松等节会赛事。”武胜县委负责人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将进一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且后发优势和潜力无限。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