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社会一个特别的日子,回家过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心理归属。在子女多的年代,去男方家过年似乎天经地义,由于有哥哥弟弟,女孩也不用担心自己父母没人陪。可是到了独生子女这一代,一旦不回家,就意味着没人陪父母过年。过年去谁的父母家,是让他们十分纠结的问题。
调查显示,在双非夫妻中,在男方父母家吃年饭的比例最大,约为56%。在女方父母家吃年饭的比例仅约19%,二者相差37%。
在双独夫妻中,在男方父母家吃年饭的比例为48.5%,在女方父母家吃年饭的比例减为9.6%,二者相差也高达38.9%。不过,在双方父母家吃饭的比例大幅提高,达到了34.7%,比双非夫妻19.5%高出了一截。
而在单独夫妻中,呈现的特点完全不同。
“与双非夫妻相比,单独夫妻中,哪方是独生子女,过年去哪方父母家吃饭的比例就更大。”风笑天说,这是单 庭面对现实问题时采取最合理解决方式的一种体现。“因为对于非独生子女一方来说,他们不回家父母家,自然还有兄弟姐妹‘替代者’,但对独生子女来说,没有任何‘备用者’。”
风笑天:青年夫妻矛盾多,和独生子女身份没关系
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独生子女婚姻矛盾多、独生子女夫妻互不相让,这是社会舆论对于独生子女的普遍看法。独生子女研究专家、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风笑天教授说,他做上述调查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青年夫妻矛盾多,和独生子女身份没有关系,社会对独生子女的看法存在偏见。
“在夫妻之间的权力分布上,尽管双 庭、单 庭、双非家庭有一些细微差别,但总体来说,差别不大。”风笑天说,既然已婚青年的独生子女身份与其夫妻权力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那么,涉及已婚青年在婚姻与家庭生活中的许多矛盾与冲突现象及问题,也不能简单归结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因素。
风笑天介绍,早期的很多研究,都把独生子女跟“自私”、“任性”、“不合群”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从上世纪80年代起,社会各界对独生子女多停留在“小皇帝”的评价上,从智力、个性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把他们与非独生子女区别看待。这其实是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妖魔化”,其实,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并没有那么多差异,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群体,和其他人一样受到社会背景、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上述现象和问题并非独生子女独有,或许更多属于包含第一代独生子女在内的改革开放一代人的整体现象和整体问题。
“目前大众媒介和社会舆论关于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独生子女婚姻矛盾多等观点,并不符合社会实际。”风笑天说。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