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界气象组织官宣厄尔尼诺再现 2024年或成为最热一年
我国新一轮高温天气过程来袭。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6日至10日,华北黄淮等地有持续性高温,局地 气温将超过40℃。华北、黄淮、江南、华南及陕西、新疆等地均将受高温天气影响。
▲图源:中央气象台
7月3日是 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这是来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 数据。
世界气象组织(WMO)7月4日称,时隔七年后, 厄尔尼诺现象再现,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根据WMO的 预测, 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90%,此次事件至少为中等强度。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确认厄尔尼诺出现,全球“大烤”恐再度来袭。 厄尔尼诺到底是啥?今年会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吗?
厄尔尼诺是 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厄尔尼诺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
厄尔尼诺现象会引发各地天气变化,例如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多雨地区可能出现干旱。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3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将维持厄尔尼诺状态,海温指数持续上升,将在今年秋季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它出现后一年内显现出来,因此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对气温的影响可能在2024年最明显。勒赫说,厄尔尼诺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 “世界上某些地方的暴雨或干旱风险增加”。未来几个月,厄尔尼诺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 南半球,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地可能更干旱。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6月8日发布警报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预计持续到冬季,可能会发展为中度厄尔尼诺现象或强厄尔尼诺现象。
2024年或成为“最热一年”
英国气象局长期预报负责人亚当·斯凯夫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过去几个月的预测显示, 厄尔尼诺今年年底可能达到最强,如果届时出现强厄尔尼诺,2024年将很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每当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表面温度异常上升,出现“发烧”的症状,那就意味着厄尔尼诺来了。
虽然出生在海洋,但厄尔尼诺的影响力是全球性的。“暖冬”“史上最热”、暴雨洪涝等一系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乃至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等现象的背后推手,都有可能是厄尔尼诺。它的出现往往也会加剧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多次创下最暖纪录。世界气象组织预测,随着厄尔尼诺的到来,在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概率达到98%。
不过,具体到某一个地区来看, 厄尔尼诺带来的影响不一定是“热”,还有可能是其他影响。就拿中国来说,厄尔尼诺的出现一般会使得夏季风明显减弱, 季风雨带位置偏南, 所以,南方地区易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入梅时间会推迟,华北等地降水偏少易旱。夏天,东北地区和南方气温反而会比常年偏低, 易出现“凉夏”,冬季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较弱,更容易出现暖冬,雾霾天气也可能增多。
总的来看,厄尔尼诺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是 间接的、复杂的,而且也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每次的具体情况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摄影
今年会超越2016年,成为新的史上最热年吗?中国气象局表示,确实很可能带来全球变暖的新高峰,目前已经有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或2024年极有可能创造全球新的最暖纪录。至于是否真的能破纪录, 还要取决于厄尔尼诺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今年会有“暖冬”吗?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里,中国出现暖冬的概率较大。需要提醒的是,暖冬的标准是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并不意味着不会出现寒潮或者极寒天气。
全球变暖是否加剧了厄尔尼诺的发生强度或频率?
对此,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海洋与大气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蔡文炬团队在一项发表于2023年的研究中发现,1961——2020年观测到的ENSO海温变率超过了97.5%的工业革命前模拟水平。这表明,不太可能仅由ENSO内部的自然波动导致。蔡文炬等人推测,可能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较下层增暖较快, 海洋与大气之间耦合效率增加。“ENSO变化的幅度很可能在过去一个世纪增加了大约 10%,虽然10%在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多,但实际伴随着的是强厄尔尼诺和强拉尼娜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并转化为更加极端和更为频繁的干旱、洪水、热浪、野火等。”
不过,多位受访专家指出,对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之间的关联性,目前在科学上还存在很多争议。“全世界大概有二三十个气候模式在研究这个问题,受大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本身是增强还是减弱?有的模式说是增强,有的认为是减弱,也有模式说没什么变化。”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教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谢尚平说。
但在所有不确定中,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会对全球各地极端天气的爆发强度、频率产生影响。“世界正面临更热、更旱和更涝的未来,极端高温天气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