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状元取经?也请念好自家那本经(聚焦)
时间:2013-07-17 08:47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毛青青
有人说,媒体年年炒作状元,问来问去还是那几个问题,好没意思;有人说,每年“状元”就那么几个人,还不如关注大众考生;另一种更普遍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状元”的经验根本不适合其他学生。
对于因材施教的理念,我举双手赞成,如有家长将别人的经验生搬硬套到自己孩子身上,那真是糊涂。但以我个人近年来采访“状元”的经验而言,倒觉得受益良多。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显得突出,一般会有值得学习之处,即使是完全以负面形象呈现的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也足以让人警醒。
比如上周我们采访的深圳中考“状元”陈恺欣。她的身高、长相不算出众,衣着也很朴素,但一旦拉开话闸子,你能立刻感受到这名初中女生的阳光、自信、大方、独立和清晰的思辨能力。陈恺欣无意中说,从小学到初三这么多年,她母亲基本每天都会在晚饭后带她散步一小时。在这一小时内,两人畅所欲言。母亲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和善意的启发者,女儿甚至愿意跟她分享对于某位男生的好感。
听到这里,我不由想起曾在南科大短暂求学的“神童”苏刘溢。这名8岁就读高中,10岁参加高考,11岁入读南科大的早慧儿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她的妈妈辞职在家,陪他游戏、陪他四处求学。说起育儿经验,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其实我什么都不懂,就是多陪孩子。”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能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可以清楚看见,每到节假日,深圳各种补习班、兴趣班门口拥堵的交通以及家长们排起的长龙。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为子女的学业不惜一掷万金,带小孩连轴转参加各种培训。家长们咬咬牙购买数百上千万元的所谓“学位房”,演绎现代版的“孟母三迁”。但这些就是最重要的教育吗?充其量,这些只是外部条件而已,而真正直达孩子内心,影响孩子一生的,应该是来自家庭的教育。
有人说,家长不是教育家,教育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机构。这更是大谬不然!养不教,亲之过。父母本就是子女最重要的老师。所以,请多陪陪你的孩子吧。请静下心来观察他们,用心聆听、陪伴他们。不要相信那些漫天飞舞的天才速成法,不要去追随那些层出不穷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的第一步,是先全面了解你的孩子。
庄树雄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