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天柱:筑“三道防线”
成化矛盾、促和谐、保平安的三颗“擎天柱”
天柱县渡马乡开展“三项教育”文艺下乡演出
近年来,素有“黔东第一关”、“中国重晶石之乡”、“贵州高原黄金城”之称的贵州天柱县,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不段探索。该县结合黔东南州正在开展以法制教育为核心的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和法制教育“三项教育”活动,借此东风,以天柱县渡马乡为代表的基层组织及干部群众在工作中创新出思路,探索出实效,孕育出“三道防线”调解工作模式,在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保一方平安方面该工作模式起到明显作用。
“三项教育”生金花 孕出“三道防线”解民忧
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辖县。天柱县位于黔东湘西结合处,清水江下游,与湖南省新晃县、靖州县、会同县、芷江县及贵州省剑河县、锦屏县、三穗县接壤,是川渝黔通往两广、江浙的重要门户,素有“黔东第一关”、“中国重晶石之乡”、“贵州高原黄金城”之称,黄金初步探明储量60多吨。由于其拥有特殊的矿产资源,该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排全州前列。
近年来,由于该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建设用地征用、房屋拆迁、移民安置、山林土地权属争议、矿群纠纷等方面,涉及群众利益诉求的各类矛盾日益增多。新型矛盾错综复杂,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基层的稳定和发展。
如何正确处理好新时期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依法表达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在萌芽状态呢?
“创新、创新、再创新,探索、探索多总结。”该县司法局长罗向东给出了答案。
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任务,也是普法宣传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开展以法制教育为核心的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和法制教育“三项教育”活动在天柱适逢其时。
天柱县在化解矛盾中,不断加强探索创新,结合“三项教育”,推行“村级调解、乡级调解、诉前调解”三道防线工作法,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农村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道防线:村级调解。“村级调解”又称人民调解,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协调能力强的村干部或村民组长、治保委员等组成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在村委会设立调解室,负责日常调解工作。
在调解工作中,充分利用亲情、“六老”、乡贤、侗歌等社会资源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约请本村、寨邻在外工作、经商、务工等有一定成就、群众口碑好的人士现场或电话参与说服劝解;在调解房族家事、妯娌不合、婆媳相寒、亲戚反目等特殊血缘关系间的矛盾纠纷时,以手足、血缘亲情为切入点,进行劝解调和;有针对性地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军人和寨老参与调解;充分利用和发挥农村传承悠久的侗歌文化,以《劝世文》为主体内容,用说唱的形式,即兴编唱劝合歌参与现场调解。
第二道防线:乡(镇)级调解。“乡镇级调解”又称行政调解,由乡镇矛盾调解中心针对村级调解不成功或无力调解的矛盾纠纷进行再次调解,调解成功的签署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的告知不要无理缠访,引导走司法程序解决,避免了矛盾激化,出现闹访、缠访行为。这类调解人员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和较丰富的调解经验,说理比较透彻,“中间站”作用发挥明显。
对第一道防线调解不成的、无法自行调解的、来信来人来电书面申请的和排查出来的、以及上级转办的矛盾纠纷,由乡镇综治办进行登记、分流。属人民调解范畴的,由司法所组织调解;属行政调解范畴的,由主管单位组织调解;综治办负责跟踪督办反馈。如果相关部门和村经过调解未能成功化解的,再由乡镇综治办针对案件的复杂程度及特点,组织多部门会商,研究矛盾引发根源,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配以领导调解、专职调解、选择调解、挂牌调解等进入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诉前调解。“诉前调解”又称司法调解,在该县法院设立诉前调解室,对经过第一、二道防线都调解不成的矛盾纠纷,在当事人将纠纷起诉至法院之前,由法院安排立案庭或业务庭法官进行诉前调解。诉前调解法官通过了解第一、二道防线的调解情况,知晓矛盾焦点所在,从而对症下药,提高调解成功率。若调解成功,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若调解不成功,则由法院予以立案进入诉讼程序。
“法院服务进百姓家,以案说法,预判结果让当事人先知道,使司法工作更透明,把法院调解变为主动预防,不让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消化在一线、化解在当地。”黔东南州法院驻村工作人员吴华已经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家里。
筑“三道防线”调社会矛盾 深民心
“当时我们要40万赔偿,村里调解委主动到家给我们做工作,告诉我们的权益应该如何通过‘三道防线’来解决。通过在我们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调解后,最终我们同意了他们的方案,厂里现在补偿我们医疗费及伤残补助费等共37000元。伤情以观后效,有问题再行协商调解。”天柱县龙盘村村民陈光煊在谈到妻子孙荷兰工伤事故时说。
2013年8月2日,孙荷兰在本村村民周劲成的加工厂里上班,发生了其左手拇指不慎被机器截断支,其余四个指头全部截断的工伤事故,事后因双方赔偿议发生纠纷。
“感谢我们村里人民调解委员会帮我解决了这个麻烦,亲身感受到了‘三道防线’能为我们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双方现在关系都还不错。”厂长周劲成笑道。
“从发生矛盾到最后解决问题,只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像这种工伤事纠纷的处理,很少这么快的,如果不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做两方的工作,当事人‘突破’第一道防线,或者走司法程序,伤者要做伤残鉴定,哪化解矛盾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这是我们第一道防线启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黔东南州法院工作人员吴华说。工作做到家了,当事双方都愿意尽早化解矛盾纠纷。也是实实在在的为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分忧了。
如何能让“三道防线”深入人心,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让这一工作模式开展形成常态化,相关工作人员又有积极性呢?
只有形成制度来执行。在该县县委书记江朝伦的答案中给出了这样的深义。
在化解矛盾纠纷时,以“防”字为重点,坚持在“调”字上下功夫,在“和”字上做文章,在“了”字上求实效,力求做到“预防走在矛盾前,处置走在激化前。”但防线重点建在基层村寨社区。
通过制度建设,组织保障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多种调解机制的同步实施。调解工作改变了过去推、躲、疲的局面,解决了平台搭建、机制构建、氛围营建等问题,促进了“三道防线”作的顺利展开。让“三道防线”扎根群众心中,切实能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社会矛盾、促和谐稳定保百姓平安。
探索出实效“三道防线”有生命力值得推广
渡马乡位于天柱县城东南部,人口20048,是一个典型的侗族聚集乡。全乡耕地面积13891亩,其中田9330亩,土4651亩。粮食总产量77560.4吨,工农业总产值4290万元,人均纯收入1465元。农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柑桔已成为支柱产业,被子誉为天柱的“柑桔之乡”,主要矿产有煤和黄金。
渡马乡的社会发展及主要矛盾在天柱县乃至黔东南州及贵州全省,都具有代表性。
“三道防线” 是天柱县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有效探索,通过将村级人民调解、乡镇行政调解和法院诉前调解有机结合,层层负责,形成合力,与“三调联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成为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措施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其成效显著。
经统计,今年7月-8月,全县16个乡镇共排查出矛盾纠纷469起,第一道防线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处300余起,第二道防线乡级调解成功和正在调解140余起,第三道防线诉前调解成功6起(其中包括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之久的帮洞镇陶氏家族坟山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三是有效控制了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刑事案件,促进了全县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与好转,在8月县综治办组织开展的测评中,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7%。
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天柱县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要求,由村、乡(镇)、县筑起的村级调解、乡级调解、诉前调解三道防线,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三道防线”尤如三颗“擎天柱”。撑起了平安天柱、和谐侗乡苗寨的黔东大地这片天。(记者 龚超 金传乾 通讯员 蒙文明)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