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一代身份证停用,它带着时代的烙印离开人们的视野,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是,隽永的手写字体,黑白的大头照片,还有那柔软的可以开锁的卡片。这卡片不仅仅是身份的证明,更记录着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历程。
从一包介绍信到一张小卡片 陈先生,1953年生,泰安市人
上世纪80年代,我在泰安市教育局上班。一出差,我就要到办公室开介绍信,有时去几个地方就开几封介绍信。那时没有身份证,如果没有介绍信,不仅没法住宿,而且人家单位根本就不接待你。
介绍信有很多弊端,容易损坏,而且不严肃。出差时间一长,包里就会塞满了介绍信。大约在1986年,上面下通知说可以办身份证了。
记得照相时是在夏天,单位里好几个同事一起来到照相馆。相机还是那种木头匣的,我穿着白色衣服,不符合条件,还特别换了一件深色的衣服。过了几个月,我就拿到了身份证,一张小小的卡片。
后来出差,我就直接带着身份证出去了。记得有一次到济南,突然下雨,全身都淋湿了。我还以为身上带着的是介绍信,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坏了”,结果一掏口袋,才想起带的是身份证。
和这张小卡片度过了20多年,每一次拿出来都觉得有一种感情。2007年我准备换二代证,但没有立即上交一代证,而是将一代证复印到一张纸上。现在有时拿出那张纸,感觉挺有纪念意义的。
手写身份证,生怕写错字 沈开未,1971年生,潍坊市人
1993年,我从警校毕业后被分到临朐县九山派出所当户籍民警。从那一天起到我离开派出所,九山老百姓的身份证都是经我手办理的。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底卡,上面有4个身份证,姓名、性别、地址等内容都是用手写的。
我知道老百姓很看重身份证,生怕给人家写错了。往往先在纸上把名字写好了,然后才在底卡上写。
那时要求是大头照,可是很多老百姓的照片都不合格。我只好骑着自行车在大山里跑来跑去,一家一家地让他们再到镇上去拍照片。
当时的身份证容易开封,个别人就开始在上面耍心思。有个人是1月的生日,可是为了考学把“1”改成了“7”。后来为了结婚又想改过来。结果他来找我,说民警在登记时写错了。我仔细一看,上面有明显的涂改痕迹,就按规定罚了他50元。
手写容易发生笔误,所以有些村民的身份证会出现地址写错或号码重复的问题。后来有微机,我在录入村民身份证时发现一些重号的,就只能做工作,让其中一个人改号。
无缘无故地改身份证号,有些群众是不接受的。我就一个一个劝说,说上一堆好话才行。一旦群众同意改,我就协调镇上的保险、医疗、计生等部门一起改了,不能再麻烦群众了。
没换成城市号段 当时挺失落 吕先生,1971年生,济南市人
我到济南上大学时,按照当时规定,户口必须跟着我迁出来,于是我的户口也跟着迁到了济南。户口迁出来,身份证也需要跟着换。
当时跟户口一样,身份证号码也分城市号码和农村号码。我有一个师兄就在老家有一个号码,后来上大学又办了一个济南的。这在当时是很光荣的,有了城市的身份证号码,算是得到了认同。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