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更加横流,人心更加多变,见到同学朋友,往往不会问你写了什么作品,而是问你房子买在哪里?资产有多少?特别是像合江这样的川南古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发展经济、搞好建设的同时,作为以精神层面为主导的文化元素极易在经济大潮中丢失。要继承、弘扬一个地方的文化,不是靠几句口号能办到的。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精神素养、人文素养结合起来,起到推进地域发展的综合作用,是摆在“文化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一个县的作家协会,是最基层而又最难开展工作的文化组织,怎样激发会员的写作兴趣,怎样多出作品,出好作品;怎样在工作中发现新人,培养新人……对这一切,从合江县作协的成绩中可见一斑。合江人为什么能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从容?从新闻中,笔者觉得合江的文人作到了这样几点:
首先,培养起自己“笔耕为乐”的兴趣。县级作协的会员,属专职的几乎没有,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写作只能再“业余”时间进行。这就要求,要写作品,必须牺牲自己休闲的时间,更不要说为写作品而进行的采访、搜集等工作。惟有将笔耕当作生活的乐趣,并为之而不懈努力的人,才可能在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的前提下还那么有滋有味,乐此不疲。合江,就有这样一批“土专家”,不遗余力地工作着。
其次,培养出自己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大凡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无不凸现对“真善美”的追求。这就要求,作协会员必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这样才能够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让自己的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就新闻中所列举的那些作品,无论是童年生活的回顾,还是现实生活的演绎;无论是历史素材的挖掘,还是乡风民俗的搜集,都集中体现了一群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精彩,在纷繁的交际中展现精神的乡土作家形象。
此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衡量人生的价值,向来没有固定的标准。有人的目标是能成为地方“首富”,有人的追求是有个温馨的家庭;有人的理想是厚禄高官,有人的愿望是平淡平安……作为作协会员,虽同样也吃五谷杂粮,但其志向目标应该与这些例子有所不同。用自己的文字感染读者,用自己的作品弘扬社会发展“正能量”,在地方经济建设中起到些许的助推作用,就不愧于自己的良苦用心了。有了作品,有了好作品,且发挥出了教化、感染的作用,那你的人生价值就没有被埋没。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