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纪文瑾:一个窑口的长期发展需要顺势而为
时间:2016-01-06 09:52   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毛青青

  陶瓷,在中国拥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陶的存在。在历经千万年的兴衰和更替中,中国土地上孕育了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窑口,在历史的长河中,此起彼伏,兴衰不绝。然而总有一些窑口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或戛然而止,或窑火不熄。

  广东佛山地区的石湾窑,作为南方最重要的一个民间窑口,自唐朝形成较大规模的窑口以来,在中国南部的土地上,历经宋的发展,明清的繁盛,民国初的转变,抗战时期的低迷,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进步发展,窑火绵亘千年,从未停息。广东石湾窑陶瓷博物馆的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纪文瑾说:“其实一个窑口的发展,受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和当地人口的迁徙,技术水平的发展,港口销售路线的变迁等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影响。而石湾窑作为一个 的民间窑口,更多的是因为它的一个顺势而为。”

  石湾窑作为一个民窑,与官方联系甚少。虽然现在的石湾公仔闻名于世,但是在石湾窑漫长的陶瓷生产烧造历史中,占最大份额的产品却是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的日用陶瓷器具,石湾公仔则是在清末民国时期才渐渐兴盛。纪文瑾说:“石湾窑,一直就是在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特色,在进行着生产。石湾窑生产的日用陶瓷器皿据统计有上千种之多,石湾窑的制陶师们能够根据老百姓的需求,生产出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而且石湾窑仿造的宋代各大名窑产品,各方面都仿得惟妙惟肖,并且有创造性的发展”。

  陶瓷大师梅建鹰救就曾评价石湾窑,“石湾集宋代各大名窑之大成,仿钧而青出于蓝,独创石湾自已的艺术风格”。石湾窑从唐代形成大规模的陶瓷生产基地以来,历经唐宋元明清一直到现在,其生产从未因政权的更替或港口的变迁而间断。就是因为,它一直再根据社会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保留着中国古代雕塑的 特质,既与中国传统审美标准的一致性,追求人物造型的趣味性,又发挥自身的特色。

  除了生产上的适应所需,行业本身的构建也是石湾窑得以长久生存经久不息的关键。纪文瑾说:“石湾窑虽属民窑体系,但是发轫于明嘉靖年间,活跃于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石湾,也形成了一个有规模成体系的行会系统,并且在最盛时期,各种各样的行当达36个之多。石湾陶业由于分工细致、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内分类明确行规严格,比如生产盆子的就不能去生产罐子或盖子,等等。正是由于石湾的这种有严密之组织,加上宗族、乡土关系,行业特色鲜明,让石湾窑的发展更加有序。”有序的经营是民窑赖以生存的法则,纪文瑾表示:“行会的出现,证明了石湾明清时期陶瓷生产已经逐步进入规范化的经营,同时也反过来带动了本地陶瓷经济、促进了社会发展、繁荣了陶瓷文化,促成石湾作为南国陶都的地位不可动摇。石湾陶业行会是时代的产物,所发挥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相关文章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女邦网 IT人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