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初,当西方的小剧场戏剧运动方兴未艾之时,处在五四时期开放、革新的社会氛围中的中国戏剧家,就曾对这种新的戏剧样式予以关注。1919年,宋春舫发表了《小戏院的意义、由来及现状》一文,率先向中国剧坛介绍了西方的小剧场戏剧。他指出:小剧场戏剧“反对营利主义,提高戏剧的位置”;“重实验的精神,使戏剧容易进步” ;“容易举办,不必得大剧院要费很大的工程及资本”。[1]
1921年5月,汪优游、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等人,在上海组织了民众戏剧社,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的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明确提出“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我们的责任有两重:一重是改造戏剧,一重是改造社会。”[2]面对创造新的戏剧的困难,民众戏剧社反抗资本对艺术的压迫,提倡非职业、非盈利的戏剧演出,此即为“爱美的戏剧”(Amateur theatre)或简称“爱美剧”。
1922年,陈大悲、蒲伯英等人在北京创办“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简称“人艺剧专”),招收青年学生,实施戏剧教育。1923年蒲伯英出资在北京香厂路盖起一座新型剧场——新明剧场, “人艺剧专”学生演戏实习之用。从1923年5月到11月底,“人艺剧专”以新明剧场为阵地,每到周末,即有演出。在半年时间里,先后举行了17次公演,演出剧目30余个,如胡适的《终身大事》、熊佛西的《新闻记者》、蒲伯英的《道义之交》、汪优游的《好儿子》、欧阳予倩的《泼妇》等。其中以陈大悲的剧作演出最多,有《说不出》、《鸣不平》、《英雄与美人》、《爱国贼》、《幽兰女士》等,使“爱美剧”的实验在小剧场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世纪20年代中期,余上沅、熊佛西、闻一多、徐志摩、林徽因等一批留学生,因为热爱文艺,成立了中华戏剧改进社,商议共同发起一项新的文艺运动,他们称之为“国剧运动”,立志以爱尔兰“阿贝剧院”,以及美国小剧场戏剧为榜样,吸纳民族戏曲的文化资源,结合现代的艺术观念,创造属于中国的现代戏剧文化。1925年,他们建立了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简称“北京艺专”,北京艺专设有专门的戏剧系,由余上沅、赵太侔主持,后来熊佛西也加入进来。1926年6月5日,北京艺专的师生们在本校的礼堂举行了第一次公演,演出了余上沅导演的田汉的剧本《获虎之夜》,以及丁西林的剧本《一只马蜂》、《压迫》,受到好评。1927年1月1日,北京艺专在本校礼堂举行第二次公演,熊佛西带领学生演出了他自己编剧的《一片爱国心》和丁西林编剧的《亲爱的丈夫》。1927年5月15—17日,北京艺专举行第三次公演,演出了熊佛西的《一片爱国心》、丁西林的《压迫》和萧昆的《五块一角》。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