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硕士生导师谈莫言:每个作家要有自己的“故乡”
时间:2012-12-20 12:45   来源: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毛青青

   “早在18年前,莫言在硕士论文中,提出建立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这篇论文是莫言文学创作心路历程最宝贵、最真实的写照。”手持业已泛黄的论文,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童庆炳难掩激动。

  当年的论文导师仍牵挂爱徒一举一动。此前,莫言得奖消息传来,正值童教授因心脏手术长期住院之时,今天76岁高龄的老先生出院后首次公开露面,就是带着莫言1994年撰写的硕士答辩论文,为文学院师生做一场讲座。童庆炳对1994年5月11日北师大旧主楼7层文学理论教研室的答辩如数家珍。

  如今广为人知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最早出自莫言硕士论文《超越故乡》。论文题目最初由童庆炳建议,他希望莫言结合创作写一写“童年经验与文学创作”,莫言最终改题为《超越故乡》。“故乡,成了维系他整个文学创作的领地。”

  曾经坚决“抵制故乡”

  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的莫言身处部队,起初创作只为“抵制故乡”。笔下是“海岛为背景的军营生活”,“写海洋、山峦、军营”,同类题材小说发表了几篇。“以后几年,我一直采取这种极端错误抵制故乡的态度。”他在论文中说,后来意识到这些小说是“假货”。“莫言与导师交流,他刻意回避幼时亲身体验过的贫穷、饥饿和苦难,回避故乡20年经历,却不知这才是最好的创作源泉。“离开我最熟悉的小说赖以生存的源泉,怎能写出真东西?”

  1984年莫言的创作有了转折。论文写道:“就在做着远离故乡的努力时,却一步步、不自觉地向故乡靠拢。1984年秋,在《白狗秋千架》小说里,我第一次战战兢兢打起‘高密东北乡’旗号,从此开始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文学生涯。”此后,莫言发表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小说取材于“文革”期间他在桥梁工地砸石子、拉风箱的经历。此次在瑞典,莫言坦言,“尽管在《透明的红萝卜》后,我写了很多人物,但没有一个比‘那个孩子’更贴近我的灵魂!”

  被用来“超越”的文学资源

  1988年进入北师大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创作研究生班前,莫言已经成名,特别是《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高粱家族》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他植根于故乡,却开始了对故乡的超越,“首先是思想的超越,或说哲学的超越。这束哲学的灵光,不知将照耀到哪颗幸运的人的头颅上,我与我的同行在努力祈祷、期盼成为幸运的头颅……”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IT袋 绿植迷 金宠物 领啦网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