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盘子,粉白色的盘面上,画着一枝腊梅。腊梅的枝干是弯曲的,三四朵绽开的红梅,五六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画得精细玲珑,令人赞叹。盘子背后有青花落款:“大清乾隆年制”。这样的盘子,以前有一套8个,每个盘子上的梅花都画得姿态各异。如果它们能完整地保存至今,大概也是价值昂贵的宝贝了。
只剩下这一个,而且也不能算完好无损。古盘子上有一道淡淡的裂痕。这一道裂痕,在收藏家的眼里,便是身价大跌的致命伤。我不是收藏家,不会将它和钱的数额联系在一起,那道裂痕在我的眼里并未破坏盘子的形象。更令我注意的是盘子表面的釉色,那是一种被称为“桔皮釉”的瓷釉,釉面凹凸不平,犹如桔皮,虽不光滑,却给人浑厚拙朴的感觉,一看就是有年头的古物。盘子底部最显眼的地方,釉彩有被磨损的痕迹,薄薄的一片,露出了瓷盘洁白的本色。要把这一片釉彩磨去,决非一两日之功,必定有人天天以筷箸匙勺触摸,长年累月,才会留下如此痕迹。我常常在想,是谁一直在用这盘子用餐?是我的列祖列宗中的哪几位?他们曾经怎样议论过这盘子和盘中之餐?而我的联想总是无法转化成具体的人和景象,岁月的云雾笼罩着它,朦胧而含混,云雾散开后,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帘中的,依然是那一株花开满枝的腊梅。于是想,大概是自己太俗,应该想一想那个在盘子上画梅的画工,他虽然没有留名,却留下了这株腊梅,可以让人想起大自然的春色。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