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袋仍然被普遍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其“科技含量”低——使用沙袋所需要的只有袋子、铲子、人力和沙子。在实际运用中,沙袋也被证实是可靠而有效的防洪工具。最稳固的堆叠方式是将沙袋堆成金字塔形。
“国产神器”为啥没有火?
我们承认科技和创新在防灾减灾的作用,但面对天灾,神器并不能包治百病。
网友@桔子树小窝 表示,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奥地利那种金属板材的防洪墙都只有暂时抵挡滞水的能力,用在那个小镇上很适合,但它不可能代替堤坝,也挡不住长江的洪峰和山区的暴发性洪水泥石流。搞这玩意,第一你得有钱,第二环境适合。
曾在柏林分社派驻九年的新华社参编部副主任班玮介绍,德国汛情不像中国频繁,当暴雨频降的时候,易北河、莱茵河漫灌,城市离河流很近,德国人也经常为防汛而头疼。与中国的强大的动员和投入军队不同,德国只是依靠当地救灾应急的部门进行抗洪工作,而健全的下水道排水能力为暴雨提供了出口。
德国“抗洪神器”之所以能热传,原因在于抗洪官兵在一线奋战多日,在泥水中啃馒头等照片与“抗洪神器”举重若轻的感觉反差太大,对比强烈,难免让网友向往之。
需要思考的是,上海的玻璃抗洪墙和哈尔滨的钢板抗洪墙虽然都已投入使用,但并不为人所知,也没有被封“神器”。这些技术是否过关?实用价值如何?为何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是骡子是马,还要拉出来遛遛,抗洪效果还是要看实战。中国沙袋估计也有期待,埋头苦干了几千年,“国产神器”何时助我一臂之力?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