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VR一出现,VR体验店(VR Experience Zone)便急速地成为VR重要或者可以说 的变现商业模式。一时之间,蛋椅(Egg Chair)横行“街头”。在商场,影院等门口,各式的蛋椅配上各种VR眼镜,配上一个宣传易拉宝,就是一家VR体验店。一般一次收费30到100元不等,待大人小孩戴上眼镜坐定后,音乐和游戏就开始播放,蛋椅也随之摇啊摇。
世界 VR体验店Zero Latency
在2015年初的那段时间,第一波VR体验店凭借蛋椅赚到了第一桶金,但也从一开始就将山寨的VR体验带给了普通消费者。体验者在体验了最初的刺激和新奇之后,几乎不会有再次来体验的想法。对比多年前伴着“高大上”步调迈入中国的手机,VR硬件在中国的开局略显惨淡,其消费之路也将更长。
蛋椅与VR眼镜的搭配
后来,随着HTC Vive的上市,定制化VR反馈设备如车,船,飞行器等模拟器的登场,伴以定位系统的进入,VR体验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体验店也开始分化,有些还是以体验为主,也有一些开始和自己公司本身的业务结合,如密室逃脱,丛林对战,旅游体验等等。而VR体验也开始和线下交友方式结合,逐渐向主题公园模式(Theme-Park)过度,然而目前还尚停留在一个封闭的主题体验阶段,鲜有像迪斯尼那样给人以全方位体验的开放主题公园。
各种VR周边设备层出不穷
笔者走访过几个VR体验店,无论体验店的地段如何,基本上很少有回头客,VR晕动症是主要的原因。主题公园相对体验店的体验稍好,但回头客也不多,看来,主打社交的主题公园黏性似乎也不强。
】其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一是目前的硬件包括头盔和其他外设太垃圾。国内无数的头盔产品,得找到落地挣钱的地方,体验点无疑成为 场所。在HTC Vive没有上市、Oculus买不到的相当长时间内,国内的头盔厂家乘机钻入这个空白。而那时的国产头盔,技术基本靠山寨,外形基本靠模仿,在加上不成熟的VR内容,自然没有回头客。中国的“山寨”文化在VR上体现地淋漓尽致,殊不知其最后是毁了自己的市场。
二来,在中国,主题公园缺少文化底蕴。娱乐行业的持久生存需要文化和国民特质支持。一方面,很多人不知VR为何物,另外花八百十块体验十多分钟,很多国人觉得不值。另一方面,目前的体验店基本都是在开放的商场,戴着奇怪的“眼镜”坐在一个“蛋”中,时不时发出尖叫,生性内敛的中国人或许羞于在大庭广众进行这样的尝试。
三是技术达不到。良好的VR体验除对头显等硬件有要求外,还有空间定位、多人在线等其他基本的交互需求。然而在这方面,技术普遍不成熟,更难以运用在线下体验店中。技术的不成熟或许也是像迪斯尼这样的大鳄在VR主题公园上还不动作的一个原因。
最后我倒是想说说内容体验本身的问题。众所周知,VR体验事关全身动作。在VR中运行游戏或者软件,模拟出的虚拟世界根据现实空间中的环境动作在周围设备提供模拟力反馈或者驱动力。这里面最重要的设计理念除了硬件本身的参数质量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设计交互,如虚拟世界与现实人体感知的交互等。而目前,硬件与内容标准的不统一使得硬件厂商与内容开发商无法就交互通力合作,硬件厂商无法给内容开发者提供交互的标准,内容开发者通常也只能将设计的内容生硬地与硬件贴合。
VR刚刚起步,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下一篇会谈谈为什么VR被称为下一代计算平台),是一个集各类感知计算大成的学科。随着技术和内容的成熟,体验店作为一个社交场所和娱乐场所,应该是有发展空间的。在这个阶段,还是应该以教育公众什么是VR为主,本着为公众负责的态度来设计体验店。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