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按照国家和省上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启动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先试政策措施研究工作。我市已初步构建起涵盖国家、省、市三级的政策支撑体系。通过细化完善配套政策,加强政策宣传推介,强化政策执行落实,实现了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各环节优惠措施全覆盖,科技企业从创意萌芽、蓄势培育到稳定成熟各阶段资助政策全覆盖,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增强了对各类创新要素的吸引力。
一是围绕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加快建设各类孵化平台。先后组建 孵化器5个(包括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科创区创业服务中心、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市级孵化器14个(包括科技城软件产业园、科技城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经开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江油市科技孵化园、1716创业工场等),市级众创空间18个(包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青年科技创新俱乐部、长虹公司青年创新创业俱乐部、绵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化科技产业园、九绵科技合作创新实验基地、中国科技城创客俱乐部等),并正着力打造国际企业孵化器。截至2015年6月底,全市各类孵化器达到38个,孵化器总面积超过74万平方米,入驻孵化企业和服务机构1600余家。
二是加快提升研发创新载体。建成企业技术中心141家( 8家、省级53家、市级8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 5家、省级14家),重点实验室16个( 8个、省级8个),企业工业设计中心4家( 1家、省级3家),国家及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24个,海外开发机构5家,与其他组织联办开发机构82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成立长虹智能电视、九洲空管系统、北斗卫星导航、新能源汽车等14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成绵阳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囊括众多技术领域仪器1000余台,聚集专家100余名,服务企业400余家。2014年到2015年6月,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高速增长,分别实现9261件、5311件;实现科技成果技术转让530件、交易额9.1亿元,绵阳科技研发、原始创新能力和资源共享水平全面提升。
三是支持科技企业人才支撑发展。从2013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科技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13-2017年省财政每年出资5000万元设立绵阳市科技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以60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为杠杆,围绕从人才引进到人才培养、从创业初期到成长壮大、从孵化平台到金融支持,组织实施了“千英百才”聚才工程、“涌泉计划”扶持工程、 人才培育工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研发平台资助工程、人才激励保障服务工程等五大工程。2014年对198个团队(个人、项目)进行了资助,资助金额达6650.5万元,单项 资助金额200万元。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