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礼仪、守规则 构筑高铁文明新风尚
时间:2019-07-29 11:30 来源:川北在线 责任编辑:青青
随着我国高铁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乘坐铁路列车出行。不过,列车上时常出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也影响着人们的乘车体验。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乘坐铁路列车时,遇到最多的不文明现象是有人大吵大闹(48.9%)。遇到不文明现象,58.1%的受访者会寻求列车员帮助,51.0%的受访者会劝告对方,30.3%的受访者忍气吞声。(7月26日中国文明网)
现如今中国已经步入高铁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享受到了高铁出行的便利与高效,同时也希望构建与之相适应、与“中国新四大发明之首”相匹配的文明环境。然而,部分乘客的素质提升没有与高铁发展同频,导致不文明行为或者说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乘坐铁路列车时,遇到最多的不文明现象是有人大吵大闹(48.9%)。调查结果似乎在给一些习惯在公共场所“大嗓门”的人们提了个醒,一些习以为常或不经意的大声说话、公放音乐或视频等行为已经干扰到旁人的舒适感,成为一种不文明现象。诚然,在旅途中,不少乘客都有打发无聊时光、排解孤独寂寞的精神诉求。诸如听音乐看视频、与同行人员一起聊天、唠嗑等方式也较为常见,这个不是说不可以有,但这应该要有一个度,应以遵守社会文明公约为底线,以尽量不影响旁人为宜。如同上述新闻中被采访者王媛碰到过有乘客用扩音器播放音乐,“声音至少两个车厢都能听见”,这显然有点过了。出行是一个会与他人产生接触的行为,很容易发生矛盾,为此人们要注意公共文明礼仪,自觉树立公共环境“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规矩与边界,营造一个良好的文明出行环境。
社会文明的构建,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文明不仅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素质的养成无法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化”、更要管。如果说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根”和“魂”,那么法治和规则就是它的“骨架”,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我们可以看到,凡是一些不文明行为,甚至是违章违规行为,在发生过程中即得到相关人员劝导、制止,甚至是曝光、处罚时,人们大都数往往意识到行为不妥当,当即改正;如果没有法治和规则的监督,这些小事人们通常不以为然,意识不到,原因是没有处罚规定,或者是没有人来监督制止,导致人们的这些“陋习”难以改正。因此,培育和规范与高铁发展“硬实力”相匹配的“软实力”,需要在树文明新风、育时代新人的同时加快推动相关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各方权责,实现管理法治化、规范化。
提高文明素质,管一时靠惩戒,管一世靠涵养法治意识。只有“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才能让文明内化于心,始于自发、成于自觉。毕竟,文明风尚的形成离不开教化成俗,文明是需要积累的,所以,加强社会道德宣传,广而告之让人们在公共交通上注意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反过来说,只要对不文明现象坚持“零容忍”态度,避免不文明对文明的“挤出效应”,就能不断筑牢社会的文明习惯与思维底线,让文明成为一种社会信仰,助推进入“文明快车道”。(文/戴治国)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