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不妨开启快车道
时间:2020-05-26 07:05 来源: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责任编辑:毛青青
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正式印发,对本市养老领域的各项工作布局提出了新的规划:本市还将建立养老服务顾问制度,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即结合目前的物业服务,增加开展满足居民需求的相应养老服务。比如,由物业单位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送餐等居家养老服务。(5月24日《北京青年报》)
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模式大概分为三类: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在这三种模式中,机构养老极易陷入两极化困境,一方面优质养老机构数量太少、供不应求,加上收费较高,难以做到普及化。曾有媒体报道,几年前入住北京最火的公立养老院,竟要排队100年才有床位,一些地方1个床位竟叫上了3万元的天价,比在北京租一个普通公寓的月租还要贵。另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则处于较低水平,有调查显示,如山东省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超过50%;南京和常州一些民办养老院的空置率为50%北京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高于45%。
入住率是体制和机制、服务水平、机构规模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总体上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居家养老”有着极深厚的社会基础,社会变迁让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为继,大量的独居和空巢老人不能成为“被冷落的边缘人”,以家庭为单位享受公共养老服务,比如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实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的有机结合,不失为一种极优的模式创新。
社区居家养老要行稳致远,离不开专业化的机构、人员和资源作为要素保障,实现“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干部的力量毕竟有限,以小带老或邻里互助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家庭养老能力下降、养老机构总体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依托于物业公司服务能力实现“物业服务+养老服务”的融合,是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极大丰富和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物业公司从事养老服务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一是在硬件上,物业公司拥有物业用房、活动用房、运动场、娱乐中心、经营性用房等配套设施,部分小区还建有康乐中心等场所,都可以作为养老服务的公共设施;二是在服务能力上,物业公司拥有更为专业化的队伍,并根据收费标准不同提供不同的服务,养老服务既有基本性需求,也有个性化要求,物业公司具备这样的能力与优势,承接养老服务自然水道渠成。三是物业公司对每个业主的情况都比较熟悉,彼此之间有互信合作的基础,提供服务的效果也会更优。
正因如此,政策层对“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已实行了顶层设计,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中,物业服务企业大有可为并能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各地也因势利导进行了试点,比如广州市出台政策,支持国有企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出租等方式利用自有物业举办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其他地方在“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上也开始破冰。
物业服务机构数量庞大、覆盖面宽、专业化水平高,是可以依赖和利用的市场主体,让物业公司参与养老服务应当加快提速并驶入快车道。如此,既可以丰富养老服务的模式,又能增加有生力量提高养老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整个市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通过“养老服务”的业务扩容,让物业公司拥有更广泛的服务内容和收入来源,既能“更好的活下去”,又能倒逼物业公司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以点带面的促进效应,再加上一系列综合政策的加持,最终实现整个行业的重组、净化与提质增效。(堂吉伟德)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