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偶然刷到一个亲子综艺节目.节目里,一个6岁女孩甜心,因为妈妈安排的“课程表”一下子火了.她的父母严格遵行“坚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让孩子在十多个兴趣班中来回奔走.主持、模特、英语、滑冰、画画、舞蹈,从周一到周日,满满当当毫无空隙.孩子的时间被计划按分钟计算, 不能浪费一分钟.节目中有一个特殊的环节,孩子能和树洞说悄悄话.于是,就有了这一幕:“你觉得爸爸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不好的人.”“你刚刚一直在叫妈妈‘假妈妈’,那你的真妈妈在哪里啊?”“真妈妈丢了.”听到孩子说“真妈妈丢了”,甜心的妈妈瞬间就哭了.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山大,为了让孩子“成才”,家长们的做法看起来有些极端,但这样的做法其实也代表着一种很常见的心态:拼尽全力想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想让孩子更 一点.
可孩子肩负着家长过重的期待,承受着超乎寻常的成长焦虑,产生的种种问题同样值得深思,这一年多,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家学习成了常事.父母的“管教”比在校接受教育更为频繁,时常爆出有孩子因学习而产生负面情绪的新闻.慢性压力和长期被控制的感觉,也让孩子逐渐丧失了活力.我们都希望孩子成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未来社会,具体的目标就是让孩子取得高分、考上好大学.
德国的心理学家们也曾做过一场大规模的比较实验.他们发现,从小接受科学训练的孩子,确实会比以游戏玩乐为主的孩子有学习优势.但从四年级开始,这两类孩子的学习差距就开始逐渐拉近.到了青春期,大多数在童年以娱乐为基调的孩子,社交人缘反而会更好.因为这类孩子更懂得表达自身的情感,并且更能够为他人着想,更具同理心.而在父母严格计划中成长的孩子,因为总是有着“不能输给别人”信念.
在我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自我实现.高学历、好学校只是实现价值的一种途径,而非终点.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提升家长格局为前提,培养出孩子身上的创新力和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胆识、眼光、勇气和毅力. 王琨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