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民用航空人员,特别是飞行、乘务、空管等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幅上升。在新形势下,航空卫生工作水平将直接关系到行业专业人员资质管理甚至安全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加强航卫工作,日前,民航局修订发布了《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FS-R2,以下简称《管理规则》),8月1日起《管理规则》将正式实施。6月13日,民航局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宣传贯彻这一规章,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出席会议并就作重要讲话。
会议由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司长万向东主持,飞行标准司副巡视员梅亮对新修订的《管理规则》内容进行了说明。民航局相关司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民航局空管局及各地区空管分局、各运输和通用航空公司及分公司、航空医学中心、民航大学、飞行学院等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上,李健指出,航卫工作是确保航空安全的重要基础,做好航卫工作意义重大。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高度重视,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管理规则》为契机,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研究拟定具体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贯彻落实,确保本单位航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此,李健对做好《管理规则》的宣贯、进一步加强航空卫生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树立危机意识,优化保障措施。李健指出,在当前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航空人员不断增加的前安全形势下,各单位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在贯彻落实落实规章标准、强化专业人员资质管理、提高人为因素的安全管理水平等方面,按照行业发展的大形势,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安全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拟定可行性措施,切实加强从业人员资质能力建设。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心理,是做好民航各项专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李健特别强调,要切实把好入口关,将健康安全管理前移。航卫检查队伍要切实履行职责,以对个人发展负责、对行业安全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严谨、客观履行好自身职责。同时,针对已经从事飞行运行的人员,要把好日常健康管理关。各单位航卫专业人员要切实提升服务保障意识,改善航卫工作环境、提高航卫工作效率,使空勤人员乐于接受、自觉接受航空卫生管理。
针对目前已经引起全球民航业高度重视的飞行疲劳风险管理问题,李健强调,飞行疲劳风险管理是一个涉及飞行管理、运行控制、人为因素和航空医学等诸多方面的复杂课题,民航局相关司局和民航各地区管理局要加强管理,航空公司要提高认识,航空医学研究部门要加快研究,提供降低飞行疲劳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他指出,做好飞行员疗养工作是进行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各公司要充分认识飞行员疗养工作的重要性,从公司长远发展和提升安全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在手册中明确飞行员疗养制度,相关部门要结合飞行员年度体检鉴定结果对公司疗养制度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计划。
二要强化资质管理,创新服务意识。李健指出,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是《管理规则》切实贯彻落实的保证。体检机构的管理者和责任人要将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措施、加强人员管理、提高技术水平作为立足之本。航空医师要认真学习《管理规则》的规定,不断提高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各航空公司的飞行运行、运控、空管、安保等部门,特别是飞行员要对《管理规则》有深刻的认识。
三要规范管理程序,提高监管效能。李健强调,要使新修订规章在行业得到切实贯彻落实,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民航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要切实履行职责,统筹组织安排好规章宣传、培训工作,同时还要针对辖区内工作特点,拟定各项管理程序、建立健全各类检查单,加强监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各体检机构和体检医师要认真按照新规章要求,对体检内容、流程等内容在做一次系统梳理和完善,确保各项工作达到并符合新规章要求。各航空公司、空管等规章涉及单位要按照会议部署,立即着手启动相关工作,并将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告各地区管理局和飞标司。
据了解,为了保证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身体状况符合履行职责和飞行安全的要求,2001年,民航总局制定了《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FS),2004年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此次发布并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是第二次修订。
修订后的《管理规章》共六章、三十四条、三个附件。与原规章相比,新的《管理规章》增加了对体检鉴定工作的要求,调整了体检合格证类别及范围,调整了体检合格证的有效期和计算方法,细化了外籍飞行人员体检合格证的管理,完善了行政许可程序,增加了对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的要求,调整了规章结构并增加了证书样式,同时对医学标准进行了修订。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有关领导介绍,新的《管理规则》的宣贯工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此次电视电话会议后,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将进一步组织辖区内的宣贯工作,飞行标准司将会同民航医学中心赴各地进行现场宣讲。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