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娘子爱上了历史。但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曾经的那个味道。可在上学的时候,小娘子最差的科目当属历史。如今想来,那也许是对教条形式的叛逆。在这些年的旅途中,无论长短、无论远近,追寻时光的倒影、寻找过往的印迹和那个时候的故事,都成了小娘子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小娘子一直认为,古镇,是岁月的脸。纵使时光变迁,面部松垮、容颜衰老、斑纹纵生,可TA依旧是一张脸,一张充满了性格和故事的脸。
走过丽江的大研古镇;江南的乌镇、同里;福建的南靖土楼,每一张脸,都表达着不同的个性与情绪。三天短假,时间不容许远行,探访京郊的古镇便是最好的选择。
京西90公里的环山中,有一处面容姣好的古镇——爨底下村。村子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
爨(cuàn),字意有三种:
1、烧火做饭:如分居各爨。
2、灶:“客传萧寒爨不烟。”
3、姓:陕西省歧山县有爨家庄,全村千口人皆姓爨。
爨底下村的“爨”为“灶”的意思,村名的由来也有三种传说:
1、由于村西北有个爨宝玉沟,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聚宝的地方,因村庄在其下,故名爨底下。
2、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安口”在村子的上方,故此村得名爨底下。
3、村北部有崖头,远望似灶,人称“爨头”,村在爨头下,故名爨底下村。
“爨”字共三十笔,难写难认,写不好则成一坨疙瘩。1942年为方便抗日通讯联系,将“爨”用谐音“川”字代替,但仍发cuàn音。到了1958年,为了公章好刻,“爨底下村”改成了“川底下村”。但随着如今旅游开发及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爨”字恢复,并大放熠彩。
小假喜人的是有个好天气,愁人的是一路堵车想杀人,所以 的办法就是早起早出发。山里已经有了夏天的颜色,村子里比夏天的大排档还热闹。如果出门晚,车子从售票处就会排起长队。
从售票处到爨底下村有近3公里,村子被来往的车辆和游人塞得满满当当。刚到的时候小娘子被嘈杂的人流车流惹得心烦,所以直接继续向西北去往了一线天。
▲天气好的喜人
▲售票处离村子还有2.5km
▲爨底下村的地形图
▲进了村子看到的第一间屋子是支部委员会
▲爨底下村初印象
▲“爨”为“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
▲现在村里的各家各户几乎都成了客栈、饭馆或茶馆
▲村子被来往的车辆和游人塞得满满当当。刚到的时候小娘子被嘈杂的人流车流惹得心烦,所以直接继续向西北去往了一线天。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