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是蜀汉最后的大将军。他这个大将军的含金量,非但不能和诸葛亮比,连蒋琬、费祎也比不上,最后为了躲避黄皓陷害,只得远避沓中。这其中固然有刘禅后期越发昏庸,听信黄皓谗言的因素,但姜维自己在蜀汉朝中特别孤立、缺少人支持,也是重要的原因。
和诸葛瞻关系不好
姜维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按理说他应该和诸葛亮的后人关系很铁。但是显然姜维和诸葛瞻的关系并不好。黄皓企图用右大将军阎宇替换姜维,很可能得到诸葛瞻的支持。262年,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改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
诸葛瞻是蜀汉后期新崛起的实权派。261年,诸葛瞻被任命为代理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
虽然卫将军的职务低于大将军(姜维),但这样的安排,已足以看出姜维的权力被进一步分化削弱。除了一线军事,姜维这个大将军估计是管不了其他政务的。连老资格的廖化都约宗预,是否要去拜见一下诸葛瞻这位新贵(被宗预拒绝),可见诸葛瞻在蜀汉朝堂的地位。
作为新贵,诸葛瞻当然不满足自己无法染指兵权,因此和姜维的矛盾不可避免,恨不能早夺之(军权)为快。
主要副手都反对姜维北伐
姜维担任大将军时,主要副手都有,右骠骑将军胡济、右车骑将军廖化、左车骑将军张翼。
255年,张翼曾经在朝堂上明确反对姜维出征,认为蜀汉国家小而百姓劳苦,不宜滥用武力。《三国志》甚至写道,姜维内心并不喜欢张翼,却经常勉强他一道出征,张翼也不得已而随从,可见两人关系不和谐。
廖化也曾经极力反对姜维北伐。262年秋,姜维出征前,廖化说:“用兵如果不收敛,必将自食恶果”,说的就是伯约(姜维字)啊。智谋并未超过敌人,力量比敌人要弱,但用兵却没有满足,这样的话怎么能够生存下去呢?《诗经》说‘我生得不早不晚,偏偏赶上这个时候’,讲的就是现在的事。”
胡济就更神了,和姜维貌合神离,采取不合作态度。256年,姜维北伐,与时任镇西大将军的胡济约好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并没有领军赴约,使得姜维最终在上邽被魏将邓艾大败。263年,魏灭蜀时,胡济作为右骠骑将军、汉中都督,将指挥位置设在汉寿,远离汉中防御一线,基本没发挥什么作用。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