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大城市打工,都有非常疲累的时候,一旦出现不开心或者疲倦不堪的时候,一部分就会在网上嚷嚷要不辞职回老家去种地。但是现实生活的各种要钱支出一来,很多人又瞬间清醒,继续干下去,并没有辞职的勇气。
然而,你知道吗?在古代,很多官员却是动不动就辞官回乡。上朝时,大胆谏言,皇帝不听,就辞官回乡。要是察觉有危险来临时,比如刘伯温,就赶紧辞官回乡避风头。总之,辞官回乡的理由很多,而且他们也是真的辞职。为此,很多人就非常好奇,古代的人没有所谓的养老金,他们一旦辞职,回去靠什么生活呢?其实,我们的担忧完全过虑了,他们有我们不曾具有的特质。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中,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大城市中,除了呼吸不要钱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是要钱的,比如最常需要的就是水、电、气,还有基本的吃。生活在农村的稍微好一点,除了要用电,粮食和蔬菜这类食物可以自己种,如果家门还有一口井的话,水也是不要的钱的,气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农村烧柴禾。
也就是说,现在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对于生产生活资源方面的需求很大,完全依靠自己生产是无法实现的。然而,自给自足在古代是常态。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社会常态,所以古代的官员总是动不动就辞官回乡,因为小农经济能帮助他们满足基本的生活。
古代的社会整体分层是“士农工商”,农民排在了第二等,而最后一等是商人,而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基本上对商人也是实行打压政策。而农民之所以等级高,是因为他们在古代的社会中统治中有重要作用,那就是不吃国家的一颗粮,不拿国家的一分钱,还能提供税收。
可以说,他们是赋税的基本来源,而官方政府什么都没有回馈给他们。他们之所以能什么回馈都不要就生活下来,就是因为农民具有很强大的生产能力。粮食,他们可以自己种;衣服,他们可以自己缫丝制作,也就是古话所说的“男耕女织”。至于我们现在生活中需要的水电气消费,那更是不需要了。
因为古人也吃井水或者河水,顶多照个油灯、蜡烛,电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方夜谭,气亦是如此。在如此情况下,农民都能生活下来,官员自然也能生活下来了。不过,很多人或许会有疑问,农民能生存下来,是因为他们吃苦耐劳,事生产,而官员常常在朝廷奔波,可能很多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们如何能活下来呢?
其实,他们能活下来,是因为有农民给他们兜底,而农民之所以给他们兜底,是因为他们有让农民依仗的资本。
以田地为基础的资本
而这种资本就是土地。那么他们是如何利用土地成为自己辞官回乡后的依靠的呢?其实,很多官员在朝廷做官的时候有俸禄,相对而言,有些朝代多,有些朝代少,但比起农民的收入来讲,那 是多的了。
不管俸禄多少,这都是他们原始的资本,有了资本之后就开始去盘地,也就是买地。他们这些天天在朝廷上打交道的人自然是不可能去买无法耕种的田,而是去买肥沃的田地。这些田地的拥有者中,有些人因为需要急转资金之类的,就会贱卖,而官员正好出手收下。收下之后,他们不可能让地荒着,所以会去雇佣一些早已经失去土地的农民来耕种。
耕种或者从事其他生产,比如布匹等,又会产生粮食或者人们需要的物品,这些东西拿到市场上卖,就可以换回钱财。而支付给了雇佣的人一部分,剩下的全是官员自己的。所以这也就是古代的官员为什么即便是没有贪污,但是他们的生活也过得不错的原因。
再者,古代的皇帝有时候发放俸禄并不全是银子,也会用布匹等各种东西进行等价发放。比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如此,他痛恨贪污,因此抓得很严,同时为了缩减国库的银两支出,就开始给下面的官员们发放物品,抵扣俸禄。所以若是官员们辞官回乡,家里屯的这类东西比较多的话,也可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除此之外,古代的皇帝一旦在下面的臣子做了于江山社稷有功的事后,会赏银钱,各种珍贵之物,同时赐宅子和庄子,珍贵的东西可以当掉换钱。这里面的庄子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变相的赐予土地,所以官员即便是钱不多,但是做出了一定的功绩,也会有土地的。
而土地就是他们生活的资本与依靠,是固有资产。而且在土地上种植作物,他们非但不会亏损,反而会将土地越圈越多,这也就是过去为什么会有土地兼并的原因。土地越多,种植的东西就更多,卖的钱也换得越多,如此情况下,在他们这里,土地与金钱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再就是他们辞官回乡,没有什么天大的罪的话,皇帝都不会收他们的田地。因此,这些官员辞官回乡,即便没有他们那个时代的“养老金”,但依旧能够靠家里的土地过得很滋润。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