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主线是汉人建立王朝,但也不乏例外,如鲜卑人的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五代时期沙陀人的后唐、后晋、后汉,蒙古人的元朝,满族人建的清朝等。
鲜卑和蒙古是北方民族,满洲是东北民族,只有沙陀是不被人们重视、名气不大的西域小民族,却在晚唐五代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十分活跃的角色。叱咤风云,逐鹿中原,不仅建立政权,而且连续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史称“沙陀三王朝”,持续活动了近两个世纪。
沙陀人本属于西突厥部族中比较小部落处月的分支,长期居金娑山之阳,蒲类海 (今巴里坤湖) 之东,因境内有大沙漠名沙陀碛 (今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故自号沙陀。
相传他们的先祖出生于大雕的窝中,因为他长得怪异,首领便让各族轮流抚养,因此姓“诸爷”,即不是一个人抚养。后来,传讹成了“朱邪”。沙陀是一个游牧部族,以大雕为图腾,部民强壮、彪悍、 骁勇、善战。
唐高宗年间, 首领沙陀金山因跟随唐将薛仁贵讨伐铁勒,而授唐朝武将官职。在武则天时,又被封为金满州都督。
自德宗朝,沙陀人开始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历代首领随同唐军平安史之乱、抵御吐蕃进犯。
沙陀人虽然部势单力薄,但非常懂得保护自己,先后臣服于西突厥——唐朝——回纥——吐蕃,善于在夹缝中保存实力,最终成为西域地区声名鹊起的军事力量。
由于吐蕃利用沙陀人的勇猛善战,每每作战都以沙陀骑兵为先锋,既消耗和削弱沙陀的实力,又坐收渔翁之利。这种做法很快引起沙陀人的反感,决定脱离吐蕃,重归唐朝。
他们认为自己“世为唐臣”,归附吐蕃一举是“不幸陷汗”,因此想方设法重新归附于唐王朝。沙陀尽忠父子决定率部众三万多人逃离吐蕃控制,从河西走廊向内地迁徙。
在吐蕃的围追堵截下,沙陀人绕行三千多里路,和吐蕃交战数百次,沙陀尽忠为了掩护部众而战死,其子朱邪执宜也身负重伤。最后,抵达逃到唐朝灵州 (今宁夏灵武) 辖区时,所剩部众不过一万余人,大半战死,代价惨重。
回到中原后,朱邪执宜率领沙陀人参与了各种征伐重任,多次受命镇压反叛朝廷的藩镇,并为唐守边,立下赫赫战功,被北方其他少数民族所敬畏。
势微的唐朝为了安抚沙陀人,索性将六州胡和昭武九姓胡人都交付朱邪执宜统领,形成了沙陀军事集团核心和中坚力量,时称“沙陀三部落”。沙陀人由一万余人的部众发展成为称雄一方的强大势力。
朱邪执宜死后,其子赤心继续统率“沙陀三部落”征战四方,因战功显赫,被赐予国姓“李”,名“国昌”,并赐宫邸一所。
从此,李氏沙陀一直以李唐宗室自居,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也是沙陀首领由朝廷之属臣转为割据势力的开始。
李国昌死后,其子李克用继位,成为沙陀王朝的奠基人。
李克用出生时就有一只眼睛失明,长大却骁勇过人,射得一手好箭。相传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挂在树上的马鞭子,所以人送外号“独眼龙”。
后来,李克用的军队成为镇压黄巢起义的主力,并为朝廷收复长安。唐朝因此封他为河东节度使。从此,李克用以河东为基地,建立了以沙陀贵族为核心的地方割据政权,成为唐末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公元907年4月,宣武镇节度使朱温废唐帝,自立为帝,建国号为梁,唐朝灭亡。
唐王朝灭亡后,割据西川的王建与割据淮南的杨渥一同请他自立为王。李克用冠冕堂皇地回答他们说:“自王,非吾志也”。但同时也“侈府第,僭宫禁。”李克用的不自为王,也许是出自对唐王朝的忠诚,也许是由于不满足偏安一隅称王,而要君临四海为帝。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