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中国混凝土结构专家张帆谈建筑工业化特点、优势及问题
时间:2017-07-11 21:28   来源:川北在线   责任编辑:毛青青

  建筑工业化特点、优势及问题

  张帆

  摘要:建筑工业化虽然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他国家及地区例如日本、美国、香港等都已经研究发展多年,技术、施工、运输、管理方面都有整套的经验可以参考。相比传统现浇模式,装配式建筑有施工周期短、环境污染低、噪音污染轻等优点,但目前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产业配套不完善是阻碍其大规模推广的重要瓶颈。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 工厂预制 造价 问题

  一、产业特点及国内现状

  随着经济实力的发展与增强,建筑工业化越来越走进大家的视野,人们对建筑物诸多环节都有了更加与时俱进的要求,对建筑工业化的推广和使用基于大背景下的推动成为住建部工作重点之一也就不奇怪了。工程造价是任何一个项目的开发者都会优先考虑的方面,而这方面本身涉及的管理思路又分为很多线条,各个环节和相关部门需要充分的沟通和紧密的合作。而在国内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采用工厂预制、批量生产的想法再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显得越来越有需要。

  建筑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是标准化设计、部品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及科学化管理。随着建筑工业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内涵也更加丰富。现阶段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模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能够在设计、生产、施工、运输、管理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相互配合的产业链,实现房屋建造全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并将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的最大化,是对传统模式的突破性尝试。

  二、建筑工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一个建筑企业如果要进行大批量的社会化以及商品化产品的生产,那么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同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也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我国现阶段中很多的建筑企业并没有根据实际的建筑生产制定标准体系,虽然国家针对建筑工业化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及标准体系,对建筑标准化也充分明确了参数规格,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缺乏相应的强制措施,从而导致所制定的标准体系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除此之外,在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设计过程中,往往是对部件以及构件等进行标准化设计,同时许多的部件都是直接附加在构件上的,而这些部件以及构件并不是由一下企业进行生产的,众多的部件以及构件需要设计企业、生产企业、建材企业以及安装企业等共同完成的,所以为了保证所有企业加工时的统一性就必须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从而保证建筑产品的标准性以及统一性。

  (二)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和多样化之间存在矛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已经逐步的进入后工业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理念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建筑业方面人们对价格、面积、户型以及环境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建筑工业化相对来说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各种理论体系以及标准化体系还不是特别成熟,在渐进性标准化设计时还主要强调标准化以及通用化。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设计的多样化以及标准化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设计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建筑工业化属于对建筑生产方式的一种改革,所以建筑工业化涉及到的许多技术与理论都与现有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会出现不兼容的现象,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三)建筑工业化在前期的研发投入成本比较高

  建筑工业化之所以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其主要是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才能实现的。就目前的建筑工业化生产而言,由于众多的结构体系还处在一个摸索和成熟的阶段,所以部分的体系和技术并不能达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求,进而导致了建筑工业化生产时的成本偏高。除此之外,在进行工业化研究的过程中,在前期为了保证研究顺利以及流水线的建设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这些前期的投资相对来说成本高、收入低,所以这又进一步的降低了建筑企业实行建筑工业化的积极性,不利于建筑工业化管理的实施和发展。

  (四)建筑工业化的社会认同不够造成各环节消极、抵制情绪严重

  实际工程中,碰到不少各个环节的抵触情绪,原因不仅仅是成本,而更多的是处于了解程度不高的阶段,因为不了解导致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熟悉,并且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前进,一个环节的短板就将极大的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而且由于链条上各个环节之间还有配合,更增加了难度,例如在项目运行中由于设计未考虑运输尺寸、吊装重量的问题时有发生。

  三、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正如前面我们说到建筑工业化的设计、制作、运输三者是个统一的整体,因而前期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

  1.工厂化。工厂制作的产品必须成批标准部件,设计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由搭接,将这些标准定性的部件灵活组合;

  2.专业化。可以借鉴批量装修的思路,与安装门、窗、地砖类似,一个工厂不可能完成建筑的全部构件,需要根据专业工厂生产各种相关、特定的构件,而且不同种类的构件也可分别进行招标,降低成本。另外,培训工人技术和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标准化。要充分重视前期准备工作,按统一标准生产,避免按图纸设计出来的部件现场无法安装,减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返工。运输过程中也应有周到的方式对成品进行保护。

  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是创建、管理建筑信息的过程,该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加直观的认识建筑物,比二维CAD图纸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该技术以前更广泛运用于功能复杂的酒店、写字楼、公寓或综合体,在超高层设计中非常常见,是发现三维立体模型中各构件、设备管道冲突非常好的工具,也减少甚至杜绝返工,而现在运用于建筑工业化也是提高项目前期预算精度,也可帮助项目方精细化管理施工的成本数据,可实现全过程控制成本。

  研究表明,工程建设行业浪费高达55~60%。调查问卷显示,75%的设计图纸因表达不清晰造成项目损失,其中有至少一成的企业认为损失达到项目建设投资的10%以上,45%的施工企业招标图纸中存在重大错误,改正成本超过100万元。而另一项研究表明,BIM技术可以消除四成的预算外变更,及早发现并解决冲突可至少降低10%的合同价格,当然主要归功于BIM的碰撞检查。通过该技术在前期进行检查,提前报告工程中不同部分的冲突。该冲突主要体现在软碰撞和硬碰撞两方面,软碰撞属于未产生物理碰撞,但实际中的尺寸无法满足施工、使用的要求;而硬碰撞是实实在在的交叉。对碰撞的检查是个非常有必要的预防性工作。

  四、结语

  相比传统现浇设计,装配式整体建筑优点显而易见,全国已有多家定点生产企业,但目前推广有一定难度,成本高和产业配套不完善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导致许多开发商、建设主体并不太愿意成为先行者。令人欣慰的是,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其发展的重要性,也在大力推进,政策扶植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并且对设计、预制工厂、施工等各个方面都进行培训,期望能有更快的推进速度。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