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苏童:年轻时漫无目的读小说成了最大的积累
时间:2012-12-22 19:27   来源: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毛青青

   作家苏童接了一个电话,对方是《青春》杂志社的编辑,希望他能出任杂志改版后的文学顾问。苏童连连称好答应下来——他还记得,上一次与这个杂志社联系已是20年前,那是他第一篇文学作品发表的时候。

  挂了电话,苏童翻开桌上的日历:12月10日。这一天,他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开讲座。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苏童说,这一天于他本人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不仅是这个联系时空的电话,更在于他的好朋友、作家莫言于同一天,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了中国籍作家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我作为一个切实可靠的北师大校友,向另一个比较切实可靠的北师大校友获奖表示祝贺。”苏童的一番开场白让讲座现场的学生捧腹大笑。“切实可靠”是指苏童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这里度过本科4年;而莫言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

  这段时间被苏童称作是他文学之路的开始,诞生了《第八个是铜像》等苏童早期的一些作品,以及后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妻妾成群》的部分灵感。但鲜有人知的是,回忆起这段青春年华,苏童告诉记者,最好的时光除了写作,还献给了读书,他说,“读书是我最大的积累,没有第二种选择。”

  漫无目的读小说成了最大的积累

  对于那个时候的读书,苏童加了一个限定词:没有功利性的读书,“就是漫无目的地读小说,最好是长篇的。”

  苏童说起他的第一次长篇小说阅读经历,可以追溯到小学时代。那时,家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收音机,甚至没有小人书,苏童所能接触到的就是印有繁体字以及外文字母的书籍。而他所读过的书,在当时大多都是被没收的,很多打着收购站的印章,有些还是没有封面的。

  有一本书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上中学的姐姐给这个“表现好才能给书看”的弟弟的“赏赐”。在书中,苏童看到了那些让他面红耳热有关亲吻的乃至性的描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叫玛丝洛娃的女人。那年,他9岁。

  多年以后,来到北师大的图书馆,当苏童翻开《复活》,他惊了一下,“这不是我看过的玛丝洛娃吗!”

  苏童的童年基本是在“放任”中度过的。他称自己的母亲文化程度比较低,她自己不看书,但在厂里有一张借书卡,便把卡交给了苏童,苏童从此有了“漫无目的读书”的机会。

  除了书籍,那时候的文字更多地载于报纸上。苏童记得,墙上糊着很多报纸,如今那些字他一个也记不住了, 记住的是那个带着时代特色的报纸名称,叫做苏州风云报。他说自己喜欢那种“铅字印刷的味道”。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