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也不例外。他一边阅读,一边“疯狂”地写作。然而,他所投出的稿件,经常收到令他不堪的回应——生活委员在食堂里当着同学们的面喊住他,递给他一个黑色牛皮纸的信封,和一沓厚厚的退稿信。
后来,为了不被本系的同学“耻笑”,苏童将创作的地方由中文系搬到了体育系,“因为体育系的自习教室人很少,他们又都是那种五大三粗的,没有人会去搞创作,所以我可以更加静心地去创作。”
两年过去了,就在苏童快要放弃时,他收到来自南京《青春》杂志社的一封薄薄的信,说他的《第八个是铜像》决定留用,并没说一定发表,但这已经让他兴奋不已。之后苏童又在同年发表了两篇小说,7篇诗歌,虽然依然会收到退稿,但这些早期的成名作也足以让他在同学中抬起头来。
不过,他也坦言,刚走上文学之路时,支撑他的热情的,仅仅是为了发表。一个作家未来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文学创作中,神圣、严肃的一面又是什么?他并没有思考过。
在那种文学氛围浓厚的大环境下,苏童称自己是一个坚持者,他也相信,在一个读书风气盛行、鼓励文学创作的年代,能跟得上潮流的坚持者就可以成为一名作家。
不过,为何苏童可以从阅读中汲取灵感而成为作家,其他人就不行呢?面对讲座中一些学生的提问,苏童先是换了种方式来表述这个问题:大多数年轻人经常感到阅读没有意义,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我读了好几本小说了,怎么写作还得不了高分”。
苏童并未给出十分严密的答案,但他谈了自己的一个感受:“在阅读之中发现灵感,一定要赶紧记下来,这个时候有可能就是一个此前所不知的知识点乃至逻辑、文学结构上的一个迸发。”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