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海绵城市如何实现智慧治水?
时间:2016-08-11 00:29   来源: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毛青青

漫画/陈存昌

入汛以来中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多次强降水过程,部分城市遭遇“内涝成海”的尴尬。年年暴雨,年年内涝,很多城市陷入“治水方式”之困,而打造海绵城市则提供了一种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的智慧治水新思路。

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就地解决水患,而非把水转移到他处。目前国内多地遇洪后,多采取紧急排洪方式,将上游灾害转移给下游,难免殃及泄洪区村镇。而海绵城市系统是一种弹性的、可循环的治水方式,让城市内部消化雨洪。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是一方面保护和恢复原有的河湖、湿地、民间坑塘等具有集水涵养功能的自然“海绵体”,另一方面是通过科学规划打造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等人工“海绵体”,就地蓄留和消化雨洪。

海绵城市的理念已经让国外不少城市得以从容应对水患。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处理雨洪的思路从单纯的排放转化为利用是海绵城市的一大理念。德国就建立了多级雨水利用系统,实现“变废为宝”。首先,屋面雨水积蓄系统通过将雨水简单处理,用作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等非饮用水。其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排污管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管道口的截污挂篮可拦截雨洪携带的污染物;城市地面的可渗透地砖则能有效减少径流。最后是生态小区的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排水道修建了植有草皮的可渗透浅沟,供雨水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同时构成水景。

需要注意的是,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意味着一味大兴土木搞工程,甚至进行“破坏性建设”。恢复城市本身的自然生态,对天然存在的绿地、湿地、河湖等景观的保护和修复,充分调动自然本体消化、吸收雨洪的作用也是关键。我国在长期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开发强度高,屋面、道路硬质铺装多等问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的渗水功能。对于这些过度硬化,就要“去工程化”,充分发挥自然与城市的“绿色协调效应”。

城市需要探寻与水共生的和谐方式,海绵城市提供了“化刚为柔”的治水方式,并把水患威胁转化成城市改造更新契机。(摘自新华社)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