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非常讲究,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病的效果。对一般患者而言,掌握一些中药煎服的常识非常有用。
1煎煮器具的选择:
煎煮中药的容器应选用砂锅、砂罐或搪瓷制品,以陶磁砂罐为好,也可以用不锈钢容器,但不能用铜、铁器或铝锅。金属离子很容易和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反应,很可能导致中药失去药性,或者产生别的副作用。
2水的选择:
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均可。
3浸泡:
将中药用冷水浸泡30-40分钟左右,利于煎出有效成分。不可用热水浸泡中药,因为在药的表面会生成一层膜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
4火候的控制:
一般中药以武火(大火)开锅后文火(小火)保持沸腾就可。
5煎药时间的把握:
将浸泡好的中药煎煮两次,一煎加水没过中药3-5cm,煎30分钟左右;二煎15分钟左右,合并两次煎液即可按医嘱服用。但解表药只要煎开后20左右分钟就行;补益药可以小火慢煎60分钟;矿物、介壳类、有毒中药要多煎一些时间。吸水性弱的矿物、贝壳类药材及芳香解表剂、攻下药剂等不宜多加水,以淹没药材为度;吸水性较强的药材(茯苓、山药等)及植物花、叶类等,应适量多加些水。质地坚硬、黏稠、需久煎的药材(黄芪、龟板等)及滋补调理药剂(六味地黄汤)等,因煎药时间延长,须多添加水量。二煎加水仅没药材饮片即可。
6特殊药物的煎法:
“先煎”,一般有毒性成分的药材,如川乌、草乌、细辛、生半夏等,须久煎才能降低、缓解药物毒性,且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有些矿石、贝壳类药材,如石决明、牡蛎、龟板、珍珠母、玳瑁等,质地坚硬,又含钙盐、胶质、氨基酸、蛋白质等,且这些药材所含重要成分皆分布在药材组织的间隙,须久煎熬取有效成分,以免降低疗效。先煎的药材最少须先煎30分钟,后放入其他药材同煎。
“后下”,一般有芳香性、含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紫草、豆蔻、肉桂、沉香等,有效成分容易随水蒸汽扩散掉,宜后下。有些中药有效成分能溶解在水中,如钩藤、大黄、青蒿、徐长卿等,这类药入锅久煎其化学成分易发生变化,也应后下。后下就是在其他药物即将煎煮好、取汁之前10-15分钟将后下的药材一次放入锅内共煎。有些贵重中药需要另煎(另炖),如:人参、西洋参等;一些胶类的中药需要烊化,如阿胶、鹿角胶等;有些中药还需要包煎,如旋复花、车前子等用纱布包后与其它药一起煎。
冷藏避光保存,装药容器忌铁器。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