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改名字都要会员咯
不管是犀浦夜市、还是团结镇,每家学校附近总能找到最资格的烤鱼。还有一个嘴硬心软的嬢嬢,做鱼的时候总不忘给学生娃娃们多加些配菜。有人说犀浦的房子都涨到10000+一平了,可南门外的烤鱼还是老价格。
@梁湘
摊摊上的烤鱼还有一种,就是烧烤。串在签子上的鱼,在老板刷油、撒海椒面的反复操作中达到鱼生顶峰,漫漫长夜散发出一阵介于糊与不糊之间的焦香,令人安心。
在成都最早开始吃烤鱼那会儿,满大街都是红黄配色的“万州烤鱼”,店的规模大小不等,味道也各自发挥。能不能遇上好吃的就全凭运气。
一遇上聚餐,身边的重庆同学就开始带节奏“走嘛,吃我们万州烤鱼!”甚至有段时间以为自己认识的每个重庆人都生在万州。
万州烤鱼下料生猛,没几口之后一桌子人全都顾不上说话,辣的龇牙咧嘴,还不停往嘴里送,资格重庆人忍不住点评一两句:“这个味道还是不行,比不得我们万州的!”
虽然顶着万州烤鱼的招牌,可店里什么家常菜都卖,口味好坏就是掌勺大师傅说了算的,鱼烤的老了、嫩了,料咸了、辣了,都是潜在的风险。
对吃超有想法的乐山人,做烤鱼也自成一派风格,最特别的龙池烤鱼,在烤的酥脆的面上撒上干海椒和藿香,植物的奇异味道,可不是谁都会欣赏的。
@周_ErMeng
到了2005年之后,初代田园文艺风悄悄兴起,曾经丽江爆款的彩条桌布破次元跨界烤鱼,实现了烤鱼馆子的环境升级。
@Spiritivy
烤鱼店由内而外走起了混搭融合路线。标志性的蓝色长木椅和异域风情花砖还莫名增添了一丝爱情海度假感,到底那个时候的少女心还不经撩,这种洋盘环境+接地气烤鱼的组合,让身边的女孩们集体沦陷。
男孩子们吃一口油爆爆的烤鱼,就要举起“英雄杯”一饮而尽!还鼓捣憋着一口气突显一下肱二头肌。女孩子们一旦在烤鱼店吃薯条,就自动忽略了热量计算,再抿口甜滋滋的梅子酒,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长春大表哥
川味烤鱼+美式炸物+德式扎啤,如此大胆且无逻辑的组合,让你在餐桌周游世界。
不知道是不是满大街放的“酸酸甜甜就是我”太深入人心,这一阶段突然就在铺满海椒的烤鱼里翻出了酸甜菠萝块。从“什么鬼?好奇怪!”到“真香……“也不过就花了吃块菠萝的时间。
比起菠萝,糖醋烤鱼就正常很多,同样也是少女爱的酸甜口,可爱它的人和恨它的人都一样决绝。
@ECHDAO
前两年突然风靡起了纸包烤鱼的神奇操作。摸良心讲,一直没有领悟这个步骤的精髓,这个纸最后打开还不就是跟放盘子里一样,主要就是过程炫酷一些。
@illusory66
到了13年、14年那会儿,但凡和川大的朋友约饭,就一定逃不过去烤鱼店“蹦迪”的命运!
大概是因为挨到蓝色加勒比的酒吧开,这家烤鱼店硬是把自己也伪装成一家“夜店”,进门就是黢黑的一片,墙上还有街头文化标志性的涂鸦,要不是桌上放着烤鱼,真怕自己忍不住跟着店里动词打次的节奏一起摇摆。
@alan9028
店头还架了个充满机械朋克感的大烤炉,在跨校联谊开场些许尴尬的时刻,川大小哥哥一段”听说这个炉子能同时烤十八条鱼,烧到380℃的高温保证了鱼外焦里嫩,而且可以牢牢封锁住鱼肉的每一丝鲜味…“的介绍之后,贪嘴的女孩忍不住赞叹,气氛慢慢变得热烈。
@究极无敌可爱的蓝孩子
操作整的花哨,口味上当然也是不能输的,吃惯了红彤彤的麻辣红海椒,可以换下碧绿的青海椒味,还有啥青柠、冬阴功、黑胡椒,好像各种带点辛辣香味的调料都跟烤鱼很搭。
过去常规的烤鱼配菜多会选择脆且爽口的莴笋、黄瓜、藕,翻来覆去”老三样“吃多了难免无聊,于是有人开始对脑花下手了。对于不吃脑花的我来讲,只能告辞。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