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的体育课上,学生们正在练习舞龙舞狮。从2016年起,该校将舞龙舞狮列入体育选修课程。校方认为,舞龙舞狮运动引入体育课堂,是学生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的好办法。网友表示体育课可选修舞龙舞狮这太有文化内涵了,但是你了解舞龙舞狮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
舞龙舞狮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俗。舞龙也叫舞龙灯。龙是一种古老的图腾。据说龙可以传播云和雨,消除灾害,减少祝福,象征好运。因此,通过舞龙祈求和平和丰收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的习俗。从春节到元宵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中代表吉祥、荣誉和勇敢,也是权力的象征。
舞龙是什么?
人们在节日里用舞龙来祈求龙的祝福,以达到好天气和好收成。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布等绑着。龙的节数是吉祥的,九节龙, 11节龙、13节龙比较常见,其他可达29节。超过十五节的龙比较重,不适合跳舞。它们主要是用来观赏的。这种龙特别注重装饰,具有很高的技术价值。还有一种“火龙”,把竹条编成圆筒,做成笼子,贴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部点上蜡烛或油灯,晚上表演壮观。
到目前为止,舞龙运动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一项观赏性的竞赛运动。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重点是九节以内的花样技巧。比较常见的动作有:龙漫游、龙钻、头尾钻、龙荡、蛇蜕皮等。第十一届和第十三届节日的龙主要是表演动作。金龙追逐球体,跳跃,有时还会飞;在云里,有时破浪入海。结合龙珠和鼓乐,成为集武术、鼓乐、戏曲、龙艺术于一体的艺术风格。
舞狮是什么?
人们在节日里通过舞狮舞龙来祈求狮子的祝福。狮子外表威武,行动有力,举止多变。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次变成了神话,另一次又被拉进了历史,给舞狮增添了许多神秘,使它更加深入人心。人们认为狮子是幸运的动物,舞狮可以带来好运。因此,在春节或其他庆祝活动中,狮子会跳舞来帮助庆祝和祈求好运。花球和舞狮是中国一种 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节或聚会庆典,人们都会来表演舞狮。
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传说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教传入中国,舞狮活动也传入中国。狮子是梁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的贡品。但舞狮的技艺来源于西凉的“假面戏”,有人认为舞狮诞生于5世纪的军队, 刘宋,然后才传入民间。这两种说法都有其依据,今天很难判断它们是对是错。
然而,舞狮在唐代成为宫廷、军队和民间的一种流行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说:“剧中有五只狮子,每只五种颜色,每只狮子有十二个人,穿着红色的燕子,画着衣服,举着红色的笔画,这叫作狮子郎和跳太平音乐。”诗人白居易《西凉伎》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这一点:“西凉姬,西凉姬,蒙面任虎假狮。刻木是头丝的尾巴,而金镀有银色的眼睛和牙齿。粉勋毛衣有两只耳朵,像万里流沙。“这首诗描述了当时舞狮的场景。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舞狮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南北舞狮有什么不一样吗?
北派舞狮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指定的北魏“瑞狮”小狮子一人跳,大狮子两人跳。一个人站着跳狮子头,另一个人弯腰跳狮子的身体和尾巴。舞狮者全身披着狮子被,穿着和狮子身体颜色一样的绿色狮子裤和金色爪靴。人们无法认出舞狮者的身体,它的形状与真正的狮子非常相似。引狮人装扮成古代的武士,手持旋转的绣球,伴随着京的锣鼓,逗弄着瑞狮。在狮子郎',的带领下,狮子们表演翻筋斗、跌倒、跳跃、攀爬、膜拜等动作。并有行走梅花桩、跳台、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北狮以北里,徐水为出生地。南派舞狮以表演‘石闻’为主,注重表情,如痒、抖、舔等,生动可爱,还有一些抛球等高难度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在港澳和东南亚很受欢迎
虽然南狮也是双人舞,但是舞狮的人都是穿着灯笼裤,只披着一床五颜六色的狮子被跳舞。与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佛像面具,身穿长袍,腰间系着丝带,手里拿着一把向日葵扇子逗狮子,用滑稽可笑的动作跳着各种美丽的舞蹈。南狮有许多流派,包括德, 清远的“鸡狮”和广州的“英,'大头狮”以及高河和中山,的“佛山,'鸭嘴狮”和东莞的“麒麟狮”
南狮除了体型不同,性格也不同。白胡子舞狮的方法并不广泛,颜色也没有太多的品种,但它平静、矫健、有力,被当地人称为“刘备狮'”。被称为“关公狮',”的黑胡须红脸狮子,以非凡的精神勇敢而壮丽地舞蹈着。灰胡子狮子,动作粗暴、好斗,俗称“张飞狮'.狮”,被所有动物崇敬,其形象雄伟、英俊,给人一种威严和勇敢的感觉。古人把它视为勇气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可以驱邪护人护畜。因此,人们在元宵节和其他重大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舞狮的习俗,希望生活美好,万事平安。一簇簇的艺术作品,加入了欢乐、愤怒、悲伤、喜悦、运动、安静、惊讶和怀疑,跳舞,变成了一只活狮子,几只大狮子高兴得跳来跳去,摇摆不定,给节日增添了许多欢乐和兴奋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