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线核心提示:评选机构的混乱也直接造成工艺美术工作者的无奈,京城百工坊一位工艺美术工作者向记者透露,自己虽然并不想参与太多名分的争夺,但在现今社会不参与一些评选,在宣传自己作品的时候就没有能引起观众感兴趣的噱头。
评选机构的混乱也直接造成工艺美术工作者的无奈,京城百工坊一位工艺美术工作者向记者透露,自己虽然并不想参与太多名分的争夺,但在现今社会不参与一些评选,在宣传自己作品的时候就没有能引起观众感兴趣的噱头。曾经一家“工艺美术协会”游说过这位工艺工作者参与评选,并被告知只要交钱就行,但奇怪的是最后钱交了也没有被选上,后来这位工作者才知道评选里面还有其他很多不能说的秘密。
这位工作者表示,经历这次事件之后,其对于评选和参与活动都非常谨慎,受邀参加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之前都会根据主办方进行一个挑选。这件事的阴影也让他形成了只要交钱的活动就不参加的习惯。“本来这些活动是为了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间不可避免地会有商业利益的掺和,我们也都能接受,毕竟技艺也是需要市场才能活。但太过功利化和商业化,减少了研究做深技艺的时间,还降低了技艺的身份。”这位工作者无奈地表示。
争议不止的评选
从2006年国家恢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开始,大师评选的争议就不断出现,特别是2006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关于国家政府部门主导评选工作,给协会的权力太小的问题,就有不少协会工作人员抱怨。有消息称,此次评选掺杂了更多的“人情关系”,甚至传言“一些是上面领导特别关照过的”。因此,和前四届相比,“有些应该选上的没有选上,有些不应该选上的却进入名单”。最后无奈地下结论说,只有业内明眼人才能一眼看出这第五届所评选出的161位 大师中到底哪些是真正具有含金量的。
此外,院校教师参与评选,也是第五届评选过程中争议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入选的161位 大师,其中有三四位来自院校。有人认为,院校教授走的是教育体系的技术职称序列,本来应该是一个高于“大师”的等级,他们在行业内具有理论指导、教育开发等职能,是应该对“大师”加以引导,而不是将自己“降级”和手工艺人争一个“大师”头衔。也有人认为,大学院校参加评选,除了主管部门定位偏差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利益的挂钩,“一个大学教授做的一件工艺品,可能没有人知道,但是如果拥有一个大师名头,放在市场中就会增值”。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