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宣纸到数字化 古籍这样走出“深闺”
时间:2021-07-23 14:19 来源:川北在线 责任编辑:青青
40余种珍贵宋元刻本、写本, 藏书楼嘉业堂、密韵楼的抄本,文澜阁《四库全书》零本……近日,这批珍藏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文古籍善本,以数字化方式进驻“汉典重光”古籍平台。古籍中那些手写或印刷在薄薄宣纸上的方块汉字,经过数字化,飘起在“云端”,文化积淀又有了新的保存与光大的途径。
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公藏单位拥有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需要修复的古籍约1500万册。即使在古籍不再继续遭到破坏的前提下,以当前的修复人才及修复条件计算,要完成全部修复工作仍需数百年。
古籍文献集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于一身。从保护的角度看,古籍应在合适的环境中收藏,尽量减少在普通环境中的时间,降低使用时可能带来的损伤。有测试表明,一部宋元古籍,离开专用书库,置于普通阅览室中供人翻阅一小时,其寿命就会缩短数月。从利用的角度看,古籍若沉睡在库房,就无法发挥其价值,而且许多学者的研究与古籍内容息息相关。此时,古籍数字化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用”与“藏”环环相扣的铁锁。
事实上,“古籍”与“数字化”已相遇三十余年。古籍数字化,最初扎根在红学研究领域。在1980年国际红学会议上,美籍华裔学者陈炳藻提交《从字汇上的统计论红楼梦的作者问题》,提出用计算机统计《红楼梦》的字词,以辅助确定《红楼梦》尤其是后四十回作者的问题。国外的这些信息激发了国内部分学者的兴趣,他们开始关注并尝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文研究。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古籍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步入快车道。到现在,国家图书馆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已在线发布超过3.3万部的古籍影像;中华书局的“中华经典古籍库”已发布3000多种、15亿字的点校本古籍;爱如生公司的“中国基本古籍库”收书1万种,既有可供检索的全文,又提供古籍原版图像;像家谱、方志、中医药等专类古籍在多地兴起……除了以上大而强的综合数据库,在网络上,很多古籍爱好者,出于热爱和自觉,建立古籍数据库,如“书格”“殆知阁”等,与以上数据库多头掘进,共同成为诸多文史研究者的助手。
数字化之后,古籍“母本”不再需要冒着各种风险“抛头露脸”。与此同时,数字化的古籍,可以走出“深闺”,像孙悟空一般实现七十二种变化,在不同时间满足不同地域读者的阅读需求,实现一对多、点对面、虚对实的变化。
不过现在,古籍普查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还需要摸清家底。古籍数字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要在保护好古籍的前提下,做好规划,清楚哪些工作是最迫切的,不能零打碎敲地做,更不能盲目开发利用。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大家觉得不很遥远,让普通人也能亲近古籍,通过古籍与先贤对话、与 传统文化对话。从现实意义来说,护中华传世典籍,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使命。王秀芳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