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政府已经下定决心,将电动汽车技术开发作为中国下一阶段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扶持。不管是哪一级政府,还有就是大多数媒体,在谈到电动汽车时都喜欢用“零排放”或“节能”这样的字眼。行业内只要是稍有见识的专业人士都不会苟同这样的说法。
对于未来最环保的交通能源,不少专家认为最可行的方案是生物柴油,最理想的应该是太阳能或氢燃料电池,至于可充电的电动汽车 谈不上“节能”,充其量不过是为了应对石油危机而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属于“后燃油汽车时代”的一种替代过渡方案。说到底,认为电动汽车可以带来“零排放”的只有三种人:第一是汽车制造商,第二是与汽车制造商有利益联系的政客,第三就是眼睛只会盯着汽车排气管,却无视发电厂大烟囱的“非专业人士”。
A、电动车会加剧污染
“电动汽车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甚至可能比燃油汽车还要严重!”英国Essex大学Sheri Markose教授曾经旗帜鲜明地提出过这一观点。2010年7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环境问题的研讨会上,这位全球低碳交通领域的专家指出:“只有电动汽车所用的动力来自低碳的可再生电力能源时,电动汽车才会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否则,电动汽车无非是将后端污染前移到发电阶段,并不会助力二氧化碳减排。”依照这一理论,例如在地热资源利用率最大的冰岛,电动汽车才能被称为“环保”或“零排放”;而在以燃煤发电厂为主的中国,电动汽车就不见得是什么好东西了,电动车的大规模普及就意味着中国的燃煤发电厂必须发出更多的电力,由此带来的便是二氧化碳的增排。
“电动车本身不会排放二氧化碳,但是火力发电厂会。”这个观点一语道破了电动汽车的“零排放”命题本身就是一个谎言。说白了,电动汽车在本质上和发条玩具并没有什么不同,发条玩具在运动的时候,是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的,但前提是必须有人事先为它们拧紧发条,当然了,人们拧发条的力气来自于进食,说到底,是大米饭或面包驱动了发条玩具。同理,驱动电动汽车主要还是依靠煤炭(全球大约70%的发电量来自于火力发电厂)。只有大大降低火电厂在整个电力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电动汽车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环保汽车”。
目前中国汽车的保有量超过1亿。若将这1亿辆汽车全部换成电动汽车,以每辆汽车每天耗电50千瓦/时计算,中国每年发电压力将增加18000亿千瓦/时,这意味着中国发电厂的总发电量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二分之一以上;中国的燃煤发电厂每年烧掉的煤炭将再增加6亿吨,由此给地球“额外奉献”14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在全世界也仅仅占10%的比例,换句话说,如果将全世界的汽车都换成电动汽车,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将至少达到100亿吨。
那么,现在的常规汽车每年能带来多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呢?现成的数据很难找,就算找到,恐怕也会有人质疑该数据的权威性。那么,我们不妨来进行一番颇有意思的推论。
首先,在2005年10月,行业内权威人士云集上海嘉定汽车城搞了一个“2005嘉定汽车论坛”,论坛总结报告上显示了一个数据:在2005年,全球汽车保有量达到8亿辆。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