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雄屏:你知道时代变得太快,当年大家创作的目标跟动机和做法都比较单纯。所以大家都很愿意去为了创作这件事情,去做 的考量。比如说那时候"第五代"导演最想做的是电影化,或者是电影语言的创新这样的问题。但时代变化那么大,这十年中间中国电影产业突飞猛进,台湾电影跟大陆的处境像云霄飞车一样变。所以其实不只是他们"第五代"导演,在质疑整个制度上的(改变),每个环节的人都在学习新产业环境。所以这个过程对大家的挑战太大了,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脚步,可能会有不同的决策跟步骤。有些导演像张艺谋,当年他就受到《卧虎藏龙》对产业界的剧烈影响,所以他再投身到产业界的变化,(就有)像《英雄》跟《十面埋伏》乃至《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么他也一直在摸索,在变动环境中他应该做的创作跟扮演的角色,其实他的代表性也很强。
南都娱乐周刊:张艺谋这十年对商业大片的探索,如何评价个中得失?因为直到去年的《金陵十三钗》,在内地也有一些批评声音。
焦雄屏:我觉得他在这个选择变动的状况下,他的资讯不够。比如说《金陵十三钗》是非常好的题材,但他处理上有一些……呃,这个其实是我觉得监制应该尽的责任。监制在把握方向跟创作之间与导演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拉扯关系,但他们没做到。这个拉扯关系是正面跟良性的,不应该是负面跟恶意的。通常监制跟与导演在创意方向和场效应中间拉得很准的话,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平衡,因为导演做大跟监制做大,都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我的感觉他们现在是在失衡状态。
南都娱乐周刊:现在也看到他有调整的可能,比如合作伙伴不再是张伟平。
焦雄屏:他有变化了。但是我觉得张艺谋周边的人,应该帮他去找到更多机会和比较有利的合作对象,而不是完全以市场为选择,这是选择合作伙伴的基础。
南都娱乐周刊:那么对陈凯歌、田壮壮,他们这些年的探索又怎么评价?
焦雄屏:每个人都一步棋,都是他当时做的一个决定。像凯歌做《无极》乃至于到后来的《赵氏孤儿》,到现在的这个《搜索》,就是他一直在调节。那我觉得壮壮,你看从《小城之春》的坚持到《吴清源》、《狼灾记》,他的脚步也一直在换。所以我就对他们有两种看法,一种就是我觉得很多大陆朋友对他们不太谅解,或加以激烈的批评。那我比较持一个同理的看法,大家都在这个环境中间找寻一条出路,但是这个责任不在他们,他们也都是在制度中间的个人。因为主导的人在换,现在 是院线跟片商在主导,导演就需要有王童导演讲的妥协或者是愤怒,你有两种或几种对抗的方法。大家一方面对他们有非常多的道德上的苛责,好像他们决定投向产业是一种对金钱和利益的投降。这个我就说用同理心来看,因为电影是他创作的一个方式,所以他必须在这个制度中间寻求适当的位置。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也觉得他们在改革的步骤中可能资讯(有问题),决策时他可能有一些欠缺。如说对商业电影够不够了解,对于某一些类型电影的传统了不了解。当他贸然投身到这里的时候,其实需要比较多的资讯,否则他的判断力很可能就是失准。这是我期待他们会加强的地方。
分析"第六代"何去何从
贾樟柯他们面临信心危机,当下转型很关键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