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山西文物选萃 绪论(4)
时间:2012-07-16 10:38   来源:四川在线   责任编辑:毛青青


  山西地上物质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不但数量大,而且品类多。古代城池、寺观、宫殿、坛庙、石窟寺、古塔、陵墓、民居、衙署、古桥、军事设施以及依附於这些古代建筑、历史纪念建筑中的石刻、雕塑、壁画、琉璃几乎遍布全省各地。据统计,目前山西省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历史纪念建筑及石窟寺总数多达18418处。其中价值较高的古代建筑居多,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是我国古代文化与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这些地上文物的保存,为我们研究中国建筑史、建筑美学、建筑结构、宗教艺术、风土人情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军事提供了丰富而又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中,木结构的古建筑占到9053处。其中辽金以前的多达100多座,占全国目前保存下来的同期木结构建筑中的多数。这些建筑的分布,数量上以长治市、晋城市为冠;建筑规模以雁北地区和大同市为首;时代上当数五台县的南禅寺为最早。这些建筑形制多样,各具特色,有廡殿、歇山、悬山、单檐、重檐、楼阁式等,同时晋城青莲寺、大同善化寺、长子法兴寺、晋祠中轴线上的建筑等,还保存了早期建筑的平面布局,这对研究早期建筑的形制、体例、布局、结构都是可贵的资料。元、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如芮城永乐宫、万荣飞云楼、解川关帝庙、临汾尧庙、洪洞广胜寺、蒲县东岳庙、浑源悬空寺以及佛教圣地五台山,道教圣地北岳恒山等,多达8917处,真可谓数不胜数。

  山西现存的古代民居1290处。其中有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高平陈岖镇中庄村元代民居。

  山西是我国戏剧发源地之一,临汾(古称平阳)又是元代杂剧的摇篮。目前山西保存了戏剧舞台2886座。其中元代戏台6座,大多保存在临汾地区境内。

  山西现存的古塔有585座,自北齐至明、清均有修建。如辽代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全国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塔。五台山塔院寺白塔,为全国现存最高的喇嘛式塔,均已驰名中外。

  山西的石窟寺有300处,驰名的如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以及国内少见的太原龙山道教石窟等。

  在山西保存的古建筑中,依附着大量的彩塑、壁画及石刻,其价值和数量均居全国同期作品之前列卜据统计彩塑总数为12508尊,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美术界专家称山西是“彩塑艺术的宝库”。

  壁画从属於建筑,但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寺观壁画山西保存有各个时期的作品27259.52平方米。其中宋、辽、金三个时期多为精美之佳作,而且风格各异,可以说冠於全国。如驰名的繁峙县岩山寺金代壁画、芮城县永乐宫元代壁画,一佛一道,艺术精湛,堪称双璧。

  山西境内的长城,现存3500余公里,分布在全省9个地、市、40个县、区。修筑年代自赵始,至汉、北朝、隋、唐、明、清均有修建,另外还保存了雁门关、平型关、娘子关等著名的关隘。

  山西地上的古文化遗存源远流长。这里就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石窟寺,以及依附於这些古建筑中的彩塑、壁画的基本情况按时代顺序,分门别类,择其有代表性的加以简要概述。

  

(一)


  在中国,唐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实例无存,目前保存下来最早的实物从唐代开始,山西保存有唐代建筑四座。

  南禅寺

  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李家庄村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该寺创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单檐歇山顶,次间装破子欐窗,转角处兰额不出头,兰额上不施普柏枋,这是唐代建筑特有的形式。斗棋五铺作双抄单棋偷心造,用材很大,出檐深远,屋顶举折平缓。大殿内设有长8.4米,宽6.3米,高0.7米的佛坛。坛上置大小佛像17尊,主尊为释加牟尼,文殊、普贤菩萨分坐两侧,弟子侍从分列两旁,这些泥塑,形象丰润,神态自若,服饰简洁,衣纹流畅,为我国唐塑中之佳作。

  佛光寺位於五台县城东北三十二公里的佛光新村。该寺坐东向西,依山而建,创建於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99年)时期,隋唐时寺况兴盛。唐武宗(公元841-846)灭法时被毁,现存的东大殿是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77年)由京都女施主宁公遇捐资重建。整个寺庙由三个院落组成,除东大殿外,还有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建的文殊殿,北魏末年建的祖师塔等建筑。东大殿是佛光寺主殿,座落在13米高的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庶殿顶。殿的木构架属于唐宋时期的殿阁型构架,特点是由上、中、下三层叠架而成,这是用於最高建筑的构成形式。斗棋式样可分为七种,在结构上都起着一定的承托作用。殿内梁架有平棊,平粱上不用驼峰和侏儒柱,仅用两只大叉手斜向支撑,这是汉唐时期建筑固有之规定。大殿出檐深远,殿顶用板瓦铺设,脊为瓦条垒砌,两支大吻虽为元代补配,但仍沿用唐代的形制。殿内有佛像35尊,主佛为释迦佛,高大、端庄、与殿同期遗物相比,它充分显示出我国佛像盛行时的艺术成就。东大殿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是我国现有唐代建筑中的代表作。佛光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唐代木构建筑除以上两处外,还有芮城县城北四公里处的广仁王庙(俗称五龙庙)正殿,平顺县王曲村的天台庵正殿。

  五代时期的建筑有三座,即平遥县镇国寺万佛殿、平顺县大云院正殿、龙门寺西配殿。三座殿分别建於三个朝代,形式结构各有特色。

  平遥镇国寺在平遥县城北15公里郝洞村内。寺内分两院,除五代时建的万佛殿外,还有山门、钟鼓楼、三佛殴等,多为明清遗物。万佛殿建於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2年)虽清嘉庆(公元1796-1820年)进行过大修,但基本保持了原状。万佛殿宽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殿前后明间均开门,可穿行。檐柱较短,斗棋总高超过柱高的三分之二,颇为罕见。殴内梁架施六椽袱两层,上设四椽袱和平梁,手法简洁,形制古朴。殿内有彩塑十一尊,塑像虽为五代,但仍保持了唐代之风格。

  我省保存下来的100余座宋、辽、金时期的木构建筑实例中除官式作法外,各具有地方特色,极富有研究和欣赏价值。

  晋祠在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麓,是北朝以来著名寺庙和风景区,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所建,仅偏在西部的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一组为宋、金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圣母殿创建於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殿高十九米,重檐歇山屋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呈近正方形。四周围廊,是宋《营造法式》“副阶周匝”之规定形制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实物。殿前廊柱缠绕木雕盘龙八条,殿内采用减柱造,用於扩大空间,前儋曲线弧度很大,使整个建筑显得壮丽。大殿的斗拱富於变化,此殿殿身的进深恰与脊檩的高度相等,副阶脊高是殴身脊高的一半,副阶柱高又是副脊高的一半,这些整齐的数字关系是研究北宋建筑设计的重要资料。殿内有彩塑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晋唐叔虞与周成王之母邑姜),四十二尊侍从像立於龛外两侧,手中各有所持,均为圣母侍奉者,造形、姿态极为传神,为宋代彩塑中之精品。

  华严寺位於大同市城内西南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创建年代不详,辽道宗清宁二年(公元1005年)扩修。现存主要建筑有两座,一为下寺薄迦教藏殿,为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建,是存放经卷的地方。其二为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重建的上寺大殿,寺及壬要殿宇均坐西向东,这是辽代建筑的特点。

  薄迦教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廡殿顶,举折平缓,檐柱升起,翼角翘扬,殿内外共用八种形式的斗拱,式样古朴,手法洗炼,转角辅作加了抹角棋,用以分负担角荷重,是辽代建筑特有的手法。而最富有特色的是殿内壁藏三十八间,分上下两层,为藏贮经卷之用。壁藏本身完全是仿木构建筑,是一组精美的辽代双层楼阁式的木构建筑模型,也是一组《营造法式》中的小木作实物。壁藏(包括天宫楼阁)在制作中设计巧夺天工,仅斗拱种类就有十七种之多。柱头斗拱为双下昂七铺作,是目前所知辽代斗拱中最复杂的一种。勾栏板为透雕,花纹图案即达三十多种。壁藏在后檐明间门楣之上用弧形飞桥和天宫栖阁相连,使整个壁藏相联浑然一体,更是独具匠心。殿内共有辽代彩塑三十一尊,这些彩塑有的庄严肃穆,有的娴静端正,有的合掌微笑,有的威武雄壮,神彩各异,栩栩如生,实为我国辽塑中的佳作。

  崇福寺在朔县城内东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千佛阁、文殊堂、三宝殿、弥陀殿、观音殿等分列在五重院落之中,规模宏伟、建筑壮丽。该寺创於唐麟德二年(公元655年),金皇统王年(公元1143年)建弥陀殿,其后历代均有修葺、增补,现存建筑中除弥陀殿和观音殴为金代遗物外,余者均为明代重修。

  弥陀殿为崇福寺主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前檐下悬有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284年)制“弥陀殿”区一块。前檐装隔扇门五间,全用隔扇和横披装修。隔离三抹,棂花图案达十五种之多,制作相当精细,当为现存占建筑装修实例中珍品。背面明间及左右梢间安板门三道,这是极为少见的。殿柱头上施斗棋,硕大而古朴,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棋偷心造,耍头与昂形类似,殿顶吻兽皆为黄绿色琉璃制成,两只大吻及脊兽均为金代构件。粱架结构奇巧,大额枋之下用斜材支撑,由於前槽减去柱子,故柱上用双层大替木承托,用长材组成纵向复梁式结构,上层梁之下用绰木枋,枋两端用斜材传递负荷,有些近似人字柁架形制。殿内尚保存有金代塑像十余尊,以及精美的佛教内容壁画约350平方米。

  历史发展到元、明、清时期,山西的古代木构建筑遗物多达8917处,品类更为丰富多彩,打破了全部为寺观建筑的局面,增加了民居、衙署等等方面的内容,使人耳目一新。

  山西的元代木构建筑多达三百余座,其中芮城县的永乐宫闻名中外,是我国元代建筑中的珍品。永乐宫原在永济县永乐镇,因治理黄河水利工程需要,自1959年至1965年间全部迁栘在芮城县北约三公里的龙泉村附近。宫内中轴线上自前至后排列着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座主体建筑,除山门为清代重建者之外,其余四座均属元代遗构。从总体布局看,三清殿、纯阳殿与重阳殴分别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相互之间用很高的甬道相连接,两侧下设廊屋和配殿,四周筑围墙两道,将宫内分成以中轴线为主的三道轴线,仿皇宫的布局设置建造。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所建。殿身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庳殴顶。它的梁架近於末式殿堂型中的”金厢斗底槽”,但内槽缩小为宽三间,深一间的神坛间,外槽前部及两侧扩大成二间进深,梁架也下分明袱、草袱。而用斗拱挑出三层,柱头铺作后尾放—块承梁构件,叫“压跳”,铺作梢间用一跺,其余均为两跺,与柱头斗拱形制相同。殿身前檐中央5间千口后檐明间均装格子门,其余为墙壁,斗拱、兰额、拱眼壁、平棊上都有元代所绘彩画。瓦顶脊兽全用黄绿蓝琉璃制作,鸱吻用孔雀蓝盘笼式,是我国现存元代琉璃中唯一的形制。

  在永乐宫这四座元代建筑中最为珍贵的是保存下来的1000余平方米元代绘制的精美壁画,是研究当时道教、绘画艺术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明清时期的建筑在山西境内几乎到处可见。

  崇善寺在太原城内东南隅。原名白马寺,建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31年)原寺规模很大,清后期被火烧毁,现仅存大悲殿,为明代遗物。大悲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殿身开间宽大,出檐深远,顶部两只正吻背上用剑把斜向插入,为明代宫式形制。殿内有平棊,梁架为草栿。大悲殿内保存了三尊各高8.5米的大型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手千鉢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造型、塑技均属上乘,还有元、明时期的藏经、壁画底本等文物珍品。

  解州关帝庙位於运城市解州镇。因是关羽故里,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纪念关羽的建筑群。关帝庙创建於隋,重建於宋,明、清又予重修、重建、增补,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建筑布局采取了仿宫殿形制。中轴线上从端门始,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和春秋楼依次排列。两侧配有石、木牌楼、钟楼、鼓楼、刀楼、印楼,东西厢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庙外还有东、西宫、结义园等建筑。而这些群体建筑中尤以春秋楼和崇宁殿最为精致。

  春秋楼建於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590),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重建。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四周设围廊,二层三檐,歇山式屋顶,总高约30米。廊下栏额拱头等构件上全部采用图案雕刻,极为华丽。楼内一层置“关圣帝君”像,二层塑关羽便装“夜读春秋”坐像,楼上环廊一周供人远眺。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柱挑梁”,垂柱悬空,内设搭牵挑承。此种做法多用於小木作神龛或天宫楼阁上,用於大型建筑中实为少见。

  在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五台县)、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浑源县)部保存了一批明、清时期的典型建筑,如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金阁寺、南山寺、悬空寺等等。

  同时也保存了一批像龙泉寺、尊胜寺等民国时期的典型建筑,均是很有观赏和研究价值的。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