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伴我心》则展现了一个个完全生活在正常家庭的同性恋伴侣。他们勤奋好学、善良质朴、对父母孝顺有加……完全是“正常社会”的一分子,让人对他们的生活状态、行为状态多了很多理解。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纪录片此时恰恰应该是沟通的使者。
独立制片人为时代留存影像历史的价值,是主流媒体难以企及的。诗人沈洁2012年完成了作品《二》。在西南的群山中,导演的镜头逼视生活,那是一个在乡镇上整日东游西荡,无所事事的十四岁少年——周海二。
影片开头是一个长达两分四十五秒的镜头:海二跪在家门前,背景是昏暗灯光下喂养妹妹的母亲。父亲不停地入画出画,用巴掌、脚和棍棒教训着主人公。海二时而啜泣,但更多是蔑视般的沉默……真实到有些惊悚的画面,很容易让人想起摄影师卡帕那句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沈洁寸步不离地观察着海二的一切,飙摩托、泡发廊、帮小弟打架……貌似杂乱无章的生活里,你能感受到一个乡间少年的野蛮生长,以及他周遭日渐凋敝乡村社会的一个侧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际媒体把眼光聚焦到了国内独立制片人身上,他们希望了解正在经历快速发展的中国,也希望看到为了发展付出的代价。
在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上,所谓的真实究竟是否存在一直是学界热衷探讨的,但始终得不到结论。其实举个例子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在国内制作的历史纪录片中,每每提及1970年代,使用那个时代的资料画面,几乎每位编导都会不由自主选择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这部在当时被我们认为“极不真实”的纪录片。
真实更多时候要靠常识判定。
《青龙教堂》把人放在亲情、土地、信仰的重重矛盾里,讲述一个普通中国村庄在“南水北调”工程下三年间的变迁。 (《青龙教堂》视频截图)
我的教堂
几乎一个月内,80后导演金华青凭借短片《花朵》,在三个国内外节展上折桂。其中被认为最重要的奖项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奖”。这部影片从一所杂技学校开始:几个同学操练着不同的项目,毕业考试将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着墨较多的一位学员,已在这里读了四年,作为一名农村孩子,他很希望被杂技院团选中。然而,因为自身条件所限,梦想最后也没能实现。
《花朵》的故事线并不复杂,但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杂技儿童家庭的生存境遇上,使这部影片具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高远的主题表达。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